“好!搞工業材料,質量就是生命線,就是企業的飯碗!你們舍得在這上面下血本,說明你們看得遠!”
接着,是廢塑料再生車間。
一進車間,一股塑料特有的味道撲面而來,但不刺鼻。
眼前,小山似的五顔六色的廢棄塑料瓶、塑料袋,正被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送上傳送帶。
經過分揀、清洗、高溫熔融,再通過一台巨大的機器“吐”出來,就變成了一顆顆米粒大小、顔色純淨的再生塑料粒子。
周副省長饒有興緻地伸出手,抓起一把剛生産出來的塑料再生顆粒,
放在手心仔細撚了撚,顆粒圓潤,色澤純淨。
“這些料子,性能怎麼樣?銷路如何?”
孟遠接過話頭,聲音裡透着自信:
“周省長,您别小看這些‘醜小鴨’,經過我們的特殊工藝,部分性能甚至比新料還好!”
“價格便宜,下遊那些塑料制品廠搶着要。光這一塊,每年能幫咱們市消化幾萬噸塑料垃圾!”
周副省長聽得眼睛發亮,忍不住又抓起一把顆粒,贊歎道:
“了不起,太了不起啦!你們這是點石成金,把沒人要的垃圾變成了‘香饽饽’!這不光是經濟賬,更是環保賬,民生賬啊!為我們省的環保事業,立了大功!”
一路看下來,濕法冶金車間裡,那些原本混雜的廢料經過化學反應,像變魔術一樣分離出亮晶晶的鎳塊、钴粉;
廢舊電池處理線上,黑乎乎的二氧化錳變成了有用的工業原料
周副省長看得極細,問的問題也越來越刁鑽,甚至有些直指核心技術壁壘。
孟遠額角微微滲出汗珠,但依舊對答如流,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