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領導的“金口玉言”,就像給遠新裝上了一個超級大喇叭。
第二天,省電視台晚間新聞黃金時段,播出了周副省長考察遠新的畫面;
省報頭版,也刊登了《“遠新模式”:點亮循環經濟的璀璨明珠》的深度報道。
“循環經濟排頭兵!”
“民營科技闖将!”
“環保先鋒企業!”
一頂頂金光閃閃的帽子,接二連三地戴在了遠新和孟遠的頭上。
遠新公司的名字,一夜之間,從一個地方小城的小有名氣,直接“c位出道”,火遍全省。
銀行的橄榄枝雪片般飛來,各種優惠政策主動上門,尋求合作的電話快把公司總機打爆
世界仿佛突然向孟遠和他的公司,張開了最熱情的懷抱,到處都是鮮花和掌聲。
然而,就在這一片喧嚣熱鬧中,孟遠辦公室的燈,卻一連幾個晚上都亮到了淩晨。
他一個人伏在寬大的辦公桌上,面前攤開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種箭頭、圖表和問号。
他的眉頭,卻比視察前鎖得更緊。
“名氣是打出去了,可這聚光燈一照,身上但凡有點泥點子,都會被放大成污漬。”
“往後啊,每一步都得像走鋼絲,既要快,又要穩,更要好。不然,今天能把你捧上天,明天就能讓你摔個稀巴爛!”
“既要讓對手望而卻步,又要有自己的護城河,可是,咱遠新的護城河是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