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總,蘇老,”
技術研讨會上,錢敏一臉的沒轍,攤開手,
“東西是做出來了,可好不好,兩眼一抹黑啊!”
孟遠眉毛一挑:“具體說說。”
“咱們現在頂多看看純度,瞅瞅顆粒長啥樣。”錢敏苦着臉,
“可這玩意兒最終是騾子是馬,得拉到電池裡遛遛。比方說,容量多大?頭一次充放電效率咋樣?來回折騰幾百次還剩多少電?大電流下穩不穩當?”
“要搞清楚這些,就得把粉末做成标準電極片,再裝成電池,上專門的測試系統跑。”
“從配漿料、塗膜、輥壓、切片,到組裝電池,最後上機測試這裡頭彎彎繞繞多,咱們目前要啥沒啥!”
錢敏一席話,實驗室剛起來那點熱乎氣兒,又給澆了盆涼水。
蘇振華教授歎了口氣,點點頭:
“小錢說得在理。那個多通道電池測試系統,國内能搗鼓出來的廠子,掰着指頭數都嫌多。進口?動辄幾十萬上百萬,還得配專門伺候的人。”
老教授又補充道:“做極片也是學問。導電劑、粘結劑用哪種、用多少,塗多厚”
“差一點,電池性能就天差地别。咱們從頭摸索,得走多少冤枉路,糟蹋多少料和時間?”
實驗室裡,空氣都好像凝固了。
剛邁出一步,就要卡死在測試上了?遠新的“锂想”,難道就這麼出師不利?
孟遠嘬了嘬牙花子,食指習慣性地敲着桌面。
要是遠新現在富的流油,他眼都不眨就拍闆:買!買最好的!再高薪挖人!
可現實是兜裡那點錢,新廠房、老業務擴張、濕法冶金,哪個不是嗷嗷待哺的吞金獸?
再砸一大筆進去搞測試,公司資金鍊會不會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