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孟遠身上。
孟遠卻笑了,笑得雲淡風輕。
“蘇老,您說的這三座大山,我心裡有數。”
他語氣沉穩,透着不容置疑的決心。
“研發人手不夠?那就招!面向全球挖人!國家隊給咱們投的錢,不是讓我們存銀行吃利息的!”
“生産線柔性化不夠?那就砸錢!繼續投!上更先進的設備,優化流程!咱們的erp系統不是已經啟動了嗎?正好拿來練手,搞精細化管理!”
“至于成本”孟遠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商人的精明,
“蘇老,當咱們能給客戶做‘滿漢全席’的時候,您覺得,咱們隻收一份‘魚香肉絲’的錢嗎?”
“高附加值的服務,本身就擁有議價權!”
他站起身,環視衆人,一字一頓地說道:
“這條路,難走,但走通了,就是康莊大道!”
“我們遠新,不做賣大米的,從今天起,我們的目标是——成為所有電池廠離不開的金牌大廚!”
會議結束的哨聲,就是遠新這台戰争機器啟動的号角。孟遠的“大廚理論”不是畫餅,而是詳細的作戰計劃。當天下午,他就拉着蘇振華和王雷,把三座大山拆解成了上百個具體任務,責任到人,限時完成。
第一場戰役,在人事部和生産部同時打響。
人事部幾乎是瘋了,獵頭電話打遍了國内各大院所和電池企業,去挖那些有意向的專家。
不到一個月,一個由博士帶隊,囊括了數名行業資深工程師的研發小組就初具雛形。
生産車間則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孟遠親自拍闆,用國家隊的那筆投資,從德國引進了兩條最先進的小批量柔性生産線。
設備安裝調試的那段時間,整個車間燈火通明,蘇教授帶着老技術員們,跟着德國工程師學操作、編程序,硬是把一套複雜的系統啃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