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技術問題是“硬骨頭”,那“人”的問題,則是一堵“軟牆”。
在正式的洽談會上,當趙建國試探性地提出,希望以技術和資金入股,
由遠新控股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鹽湖資源時,會議室裡熱烈的氣氛瞬間冷卻下來。
車轱辘話繞來繞去,核心意思卻隻有一個:投資歡迎,技術歡迎,但控股權,沒得談。
奔波一個月,車輪碾過戈壁,腳印留在鹽灘,趙建國和他的團隊終于摸清了現實。
希望的火焰,在嚴酷的自然條件和複雜的人情世故面前,一點點被消磨。
這天深夜,考察隊的成員們都已沉沉睡去。
趙建國獨自坐在招待所的木床邊,就着昏黃的燈光,看着筆記本上總結出的兩大難題——
“技術壁壘”和“合作模式”,隻覺得一股巨大的壓力和疲憊感襲來。
他知道,這已經不是他這個先遣隊隊長能解決的問題了。必須,也隻能向孟遠彙報。
他走到招待所唯一的一部公用電話旁,搖了很久,才終于接通了那個遠在千裡之外的号碼。
電話是半夜打來的,長途線路裡“滋啦”的電流聲,像是從遙遠的天邊傳來。
孟遠剛從實驗室回來,腦子裡還在過着隔膜材料的數據,看了眼來電顯示上那個遙遠的區号,心裡便有了數。
“老趙?”
“孟總!”電話那頭的聲音沙啞,透着一股子壓抑不住的疲憊,
“我跑了大半輩子,這次是真有點栽了。”
孟遠靠在椅背上,手指在光滑的辦公桌上輕輕敲擊着,不急不慢地問:
“怎麼說?”
“唉,一言難盡!”
趙建國在那頭長長歎了口氣,随即語速極快地開始彙報,沒有半句廢話,全是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