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語裡充滿了孤注一擲的渴望。
徐川沒有接那份計劃書,隻是淡淡地掃了一眼。
“去咖啡廳談。”
半小時後,校園外的咖啡廳。
張益明激動得臉頰泛紅,語速飛快地講述着他的構想。
“我們的核心,是基于數據挖掘的個性化信息推薦引擎!它能根據用戶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停留,精準地為他們推送最感興趣的内容!這不僅僅是新聞,未來可以是視頻,是商品,是一切!”
“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
徐川在心裡默念着這些未來價值萬億的名字,看着眼前這個尚顯青澀,卻野心勃勃的創始人。
2008年,這個概念太過超前。
也難怪他會處處碰壁。
張益明滔滔不絕地講了十幾分鐘,正準備翻開計劃書的下一頁,展示他的技術架構。
“我投兩百萬。”
徐川平靜的聲音,像一顆深水炸彈,瞬間在張益明耳邊炸響。
“什什麼?”
張益明的動作僵住了,他甚至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他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着徐川。
這兩百萬,對他而言,就是久旱逢甘霖!
為了這個項目,他已經把家底都掏空了,拉着幾個兄弟吃了幾個月的泡面。
找了不下二十個投資人,得到的不是嘲笑就是拒絕。
今天來找徐川,他本也隻抱着萬分之一的希望。
“你你說真的?”張益明的聲音都在顫抖。
“當然。”
徐川端起咖啡,輕輕抿了一口,“我隻有一個條件。”
“您說!”張益明幾乎是脫口而出,生怕他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