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烏城的衙門本來是設在城内的。
二十年前,大饑荒,民不聊生,當時的衙門府尹周平為了穩固民心,防止兵變,親自帶着手下搬出内城。
在蒼乾鎮的鎮北新設了一處府衙,與民同耕,同食,同苦。
當時南烏城主司馬傳,為了削弱朝廷的監視,于是順水推舟,全力支持衙門的決定。
所以府衙這一遷出,就遷了二十年,直到今日。
周平也在饑荒結束後不久辭官不做,銷聲匿迹。
新上任的府尹王桓,一直兢兢業業,但因為城主司馬傳的打壓,權利越來越小。
直到現在,府衙已經淪落為隻能處理周邊民事的朝廷機構。
但這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
由于府衙辦事認真負責,南烏城周邊的附屬鄉鎮犯罪率大幅下降,府衙頗得人心。
百姓對府衙的贊許更讓城主司馬傳惱火,于是又幾次三番的找理由克扣糧饷,甚至私下把府衙中有能力的人挖走。
時間一久,府衙人才凋零,很少有能力處理大的案件,隻能處理周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什麼王二家丢了一隻羊啊,劉三的媳婦跟她婆婆吵架,摔鍋砸碗啊。
雖然府衙中人一開始頗有怨言,但新上任的的府尹王桓卻樂在其中,時常教導大家無論大事小事,都是為百姓做事。
自己更是身先士卒,帶頭做好表率,時間一長,府衙人倒也寬心,一派和氣。
李初七與程昭昭到衙門的時候已經是正午時分,正趕上衙門放飯。
李初七打眼看過去,秀才也混在官差中,右手拿着筷子,拼命的夠着木桶裡最後一勺菜,毫無讀書人的矜持,引得身邊官差嘲笑。
“哎,我說何照大公子,您好歹是個秀才,怎麼跟餓死鬼轉世似的?”
“是啊,你這吃了幾碗飯了?咋跟個饕餮一樣,吃不飽啊你?”
“我看他這小手指頭短一截,也不是什麼見義勇為受的傷,是半夜太餓,自己啃的吧!”
衆官差哄笑一團。
何秀才把最後一口飯扒到嘴裡,梗着脖子叫嚷道:“笑笑笑,笑個屁,不挨餓才是硬道理,你們懂什麼?”
與周圍的官差不同,宋峰和墨簡單獨在一張桌上,兩人相對而坐,正對着一張地圖交流着什麼,不見兩人動筷。
見李初七來了,身後還跟着一個清麗脫俗的小姑娘,宋峰連忙起身相迎。
李初七向兩邊互相介紹了一下。
話還沒說完,小姑娘已經兩眼放光,自來熟的拉着墨簡問東問西了。
“墨簡姐姐,請問你對‘三十年最強一代’這個評價有什麼看法?”
“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