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1頁)

撂了電話祁同偉有點懵,難道昨天李達康沒找梁群峰彙報工作?

半個小時後李達康開着破吉普到了賓館樓下,祁同偉結完賬,倆人往回走,李達康依舊面無表情。

“縣長,咱回去按趙書記的意圖修改項目?”

李達康點點頭:“我昨天把項目草案給省裡領導也看了,領導的意思跟趙書記差不多,都想拿咱們的項目當試金石。

開始我也有顧慮,怕征完地招商跟不上,縣裡包袱太大,不過大領導讓我放下包袱,邁開腳步,很确定地告訴我,土地紅利勢不可擋,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也決定放手一搏,項目的事你多想想,咱們縣的幹部都不懂。”

祁同偉沒敢問李達康跟誰彙報的。

李達康能接觸上梁群峰,誰知道他還認不認識省裡其他常委?

回到金山縣,李達康直接把車開到了縣委招待所。

“小祁這段時間你就這招待所,靜下心搞項目,這回格局打開,别隻盯着青山鄉,需要材料和數據,直接找于建,我都跟他交代完了,縣裡各部門他都熟悉。”

李達康說完開車就走了。

祁同偉傻傻地在招待所門口站了一分鐘,才進去登記開房間,然後給鄉裡打了電話。

把事情跟于建一說,于建就笑了。

“昨晚李書記給我家打了電話,這回不光是咱們鄉要收回集體土地,李書記還要将青山鄉的模式複制到各個鄉鎮,你需要的資料我都幫你搞,下午我先帶你去縣土地局。”

祁同偉改項目确實需要一手資料,尤其是太平鄉可征用土地面積。

李達康說的沒錯,國内近十年地方财政收入,都是靠賣地,這一點祁同偉很清楚,隻是他不敢說。

縣土地局的資料比鄉裡健全得多。李達康應該提前做了指示,祁同偉和于建去的時候,土地局長王鋼已經把資料準備好了。

“按照達康縣長的指示,我把側重點放在了金沙灘,祁所長你先看資料,達康縣長已經把車留下,看完材料我帶你去看現場。”

一聽金沙灘祁同偉的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了。看樣子自己的擔憂,李達康往心裡去了。

金沙灘是太平鄉最差的一塊地,之所以當初分不下去,一是靠着金沙河,再就是那片是沙土地,地裡石頭又多,并不适合耕種,現在種了很多楊樹。

“達康縣長果然高詹遠矚,不利于農耕的土地改商用,會大大減少跟農民的矛盾,土地增值也明顯,我大概知道那片地,咱現在就去看看。”

李達康的司機拉着祁同偉他們往太平鄉走,路況極差,到處都是坑,祁同偉颠簸得差點撞頭。

“同偉,易書記老家就在太平,你想想他上下班多遭罪?太平鄉的青蘿茶是金山縣最好的,可就因為宣傳不夠,路況又差,一直無人問津。把路修好,再批下來商業用地,自然引得鳳凰來,隻要太平鄉的茶葉園區建成,金山縣的經濟就有支撐點了。”

于建侃侃而談,而且信心十足。祁同偉不由得多看他幾眼。

于建可是當了多年政府辦主任,揣測上意的能耐比一般幹部強多了,他都能說出一二三,證明李達康易學習他們,沒少研究如何發展經濟。

可以說自己的方案,抛出來的時機正好。

金沙河蜿蜒曲折,緊挨着蒙山,河對面大片的亂石灘荒着,雜草灌木叢生。

江南的冬季溫度雖然低了,可卻很少下雪,也不存在啥凍土層,祁同偉等人下了車往金沙灘裡走了一段。

目測這一片荒灘能有幾十公頃,前世這可是金山縣的黃金地段,因為金沙河大橋拓寬後,在這裡建了金瀾香谷别墅區,能住在金沙河畔的,都是有錢人。

“王局,于鄉長,我得跟達康縣長碰一碰再修改方案。”

于建一愣:“縣長去京州了,沒在縣裡,你有事給他打電話吧,縣領導對金沙灘鄉項目高度重視,縣長已經協調有關部門,籌備啟動資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