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離開不到半個月,從公路到青山鄉的村村通居然修補好了,原本人迹罕至的村道,現在居然車水馬龍。
祁同偉隔着車窗往外看,馬車自行車甚至有人拉着的獨輪車,車上幾乎都是農産品。
一進鄉鎮府,不少幹部都主動跟他打招呼,自從他得到李達康器重,在青山鄉俨然已經成了隐形副職。
書記不在,祁同偉直接去了于建辦公室。
于建桌上有不少材料,工商審批表也放在桌上。
“同偉回來了,咱們鄉能辦這種事的人都找不到,我一個人又是組織材料,又是跑工商局,忙得腳打後腦勺,你回來的正是時候。”
見祁同偉進來,于建趕緊讓他看材料準備的夠不夠。
祁同偉邊檢查材料邊說道:“鄉長,如果要幫縣長解圍,就把辦執照的事弄得人盡皆知,但過于張揚很容易夭折,悄悄把執照辦了效果不一定好,但卻能成事。”
于建也是精明人,皺着眉想了想說道:“同偉,達康縣長現在确實難,可即使咱們鄉按原計劃發展起來,也隻能證明路子是對的,改變不了什麼。
達康縣長改革的目的,就是想摘掉咱們縣的窮帽子,作為基層幹部,咱身體力行就夠了,上面的事我們這種小人物幹預不了。”
于建果然很聰明,這麼說誰都挑不出毛病。
“那行鄉長,我這就拿材料去縣裡,我回來的時候看路都通了,不少老鄉都去縣裡賣東西,效果咋樣啊?”
于建歎了口氣:“能有啥效果?縣裡确實有人收茶葉,不過收走後貼上人家的商标銷售,咱們的茶農賺不到錢。”
祁同偉直搖頭:“等執照辦下來,咱先申請自己的商标,宣傳的事好辦,酒香不怕巷子深。”
到縣裡都快中午了,祁同偉趕緊報材料,然後去了縣政府。
縣委書記辦公室在三樓,祁同偉敲門進屋的時候,易學習正在吃午飯,鋁制飯盒,搪瓷茶缸,再加上他身上四個兜的幹部服,看着就像回到了六十年代。
“小祁回來了?吃飯了嗎?我讓人去食堂給你打飯。”
易學習說着話站起身就要叫人,祁同偉忙說自己吃過了,易學習這才招呼他坐下,繼續吃飯。
“項目的事達康縣長跟我說了,改革遇到阻力很正常,隻要咱是為全縣老百姓謀出路就問心無愧,組織上和老百姓能理解。”
易學習這話模棱兩可,感覺好像裡面有事。
祁同偉本來想問是不是出啥事了,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易書記,如果我們鄉的執照辦下來,即使土地暫時不能變現,也能給新茶銷售趟出條新路,這也能證明,您和達康縣長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易學習低着頭吃飯,聽祁同偉這麼說,隻是稍稍停頓了一下,沒有太大的反應。
“你們鄉裡正常申報就行,别考慮太多,你為縣裡做出的貢獻,我和達康縣長都清楚,你要相信組織,邪不壓正,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祁同偉心裡有了種不詳的預感。
易學習是個悶葫蘆不假,可他能當縣委書記,總不至于說話不着邊際吧?自己說的和他回答的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他這是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