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場家庭倫理劇,步悔思沒有什麼感受,但那個六歲的女孩,最隻在發抖,已經被吓傻了。
這個丫鬟是她的貼身丫鬟,是來這裡後被她最久的人,也是最親近的人。
可是她都沒搞明白發生了什麼,貼身丫鬟就成了傷害自己哥哥的人。
丫鬟死前出的負面情緒,影響到了一個年齡尚小又心思敏感的孩子。
江隐惜看着情緒變化不大,但手裡緊握着的書本已經全是褶皺。
在藥方确定,江隐惜喝下後,步悔思終于能告辭。
回去後,步悔思讓影衛幫忙查一下江初兩個孩子的信息,尤其是江隐惜為什麼能被叫野種。
從天下堂那邊調取信息花了點時間。
江隐惜是妾室所生,這一點之前步悔思就知道。不過這個所謂的妾室隻是一個挂名。
這個妾室很少有人見過,江初的正妻也沒見到過,孩子就抱了回來,還過繼到妻子名下,成為了嫡長子。
據說妾室早就死了,正妻因為郁郁寡歡,也在生下女兒後沒幾年病逝。
那個貼身丫鬟以前是江初妻子身邊的人。
這樣看來,丫鬟是把主子的死怪在了江隐惜這個孩子的身上。
可真的要怪罪,不該怪江初嗎?她該傷害的是江初。
為什麼釀造一切悲劇的根源卻就這麼隐身。
江隐惜的生母沒在外人面前露過面,說是妾室,實際上根本沒有正大光明的身份。孩子卻先一步出生了,江初還願意認下。
這個女人要麼是江初的真愛,要麼就是她本身有能被利用的價值。
步悔思傾向于後者,因為江初如果真愛這個女人,應該一開始就給人名分,而不是人還沒出現,孩子先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