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1頁)

在農部,榜眼王文華也在發揮着自己的作用。

"王大人,這是我們推廣曲轅犁的情況報告,"農部的一個官員彙報道,"目前已經在十個州縣推廣,效果很好。"

"很好,"王文華點頭,"不過我覺得還可以進一步改進。"

"如何改進?"官員好奇地問道。

"我在鄉下時發現,不同的土質需要不同的犁頭,"王文華解釋道,"如果能夠根據各地的土質特點,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農具,效果會更好。"

"這個想法不錯,"官員眼前一亮,"您能具體說說嗎?"

王文華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在場的官員們都聽得很認真。

一個月後,這些新科進士的作用就開始顯現了。

戶部在李明德等人的協助下,不僅建立了更加完善的财政制度,還追回了不少被貪污的銀兩。

"國師大人,"戶部尚書劉維明興奮地向紀淩塵彙報,"這個月我們追回了三萬兩銀子,都是李明德他們發現的問題。"

"三萬兩?"紀淩塵有些意外,"這些錢是從哪裡追回的?"

"主要是一些不合理的開支,"劉維明解釋道,"以前我們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李明德他們用新的記賬方法一查,立刻就發現了貓膩。"

"很好,"紀淩塵滿意地點頭,"看來這些年輕人确實有能力。"

工部的情況也很令人欣喜。在張志遠等人的努力下,鋼鐵産量比上個月提升了兩成。

"國師大人,您來看看這個月的産量統計,"工部尚書趙天成拿着報表,"比上個月增加了整整兩成!"

"怎麼提升這麼多?"紀淩塵好奇地問道。

"主要是工藝改進,"趙天成解釋道,"張志遠他們對爐溫控制和燃料配比都進行了優化,效果非常明顯。"

紀淩塵拿過報表仔細查看,心中很是欣慰。這些新科進士确實沒有讓他失望。

農部的成效同樣顯著。在王文華等人的推動下,改進後的農具在更多地區得到了推廣。

"國師大人,"農部尚書向紀淩塵彙報,"我們根據王文華的建議,為不同地區設計了不同的農具,推廣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

"具體有多好?"紀淩塵問道。

"使用新農具的地區,糧食産量平均增加了三成,"農部尚書興奮地說道,"照這個趨勢下去,今年的收成将是近十年來最好的!"

"三成?"紀淩塵也很興奮,"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數字。"

不僅僅是這幾個主要部門,其他部門的新科進士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他們沒有世家包袱,做事雷厲風行,很快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與此同時,商業領域也因為慕挽歌等商人的努力而日趨繁榮。在探花張志遠的協助下,慕挽歌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商業網絡。

"國師大人,"慕挽歌在一次彙報中興奮地說道,"這個月的商稅收入比上個月增加了五成!"

"五成?"紀淩塵有些不敢相信,"怎麼增加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