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2頁)

"聽說新皇帝還要修水渠,建學堂,咱們的好日子來了!"

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贊揚的聲音,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但在朝堂上,卻是另一番景象。以老臣楊威為首的保守派開始暗中串聯,對新政表示強烈不滿。

楊威今年六十有餘,在朝中做了四十年官,見過三任皇帝。他滿頭白發,面容嚴肅,是個典型的老派文官。

"諸位大人,"楊威在自己府中對幾個心腹說道,"新皇帝的這些做法實在太激進了!"

刑部侍郎附和道:"是啊,楊大人,減稅一半,這不是胡鬧嗎?國庫空虛了怎麼辦?"

兵部侍郎也憂心忡忡地說道:"還有開放商業,這是要亂了祖宗法度啊!"

"更可怕的是,"楊威壓低聲音說道,"新皇帝還要冊封女子為将軍、大臣,這簡直是聞所未聞!女人怎麼能參與朝政?"

"楊大人說得對,"有人附和道,"這樣下去,國家根基都要動搖了!"

楊威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我們必須要阻止新皇帝的這些胡作非為!明日朝會,我要當面勸谏!"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齊聚太和殿。紀淩塵剛一落座,楊威就出班奏事。

"陛下,老臣有事啟奏!"楊威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楊愛卿請講。"紀淩塵早就料到會有人反對,心中已經做好了準備。

"陛下,老臣以為,新政過于激進,恐怕會動搖國家根本!"楊威義正詞嚴地說道。

"哦?"紀淩塵眯起眼睛,"楊愛卿有何高見?"

"第一,減稅一半,國庫必定空虛,到時候軍饷都發不出,如何維持國家運轉?"楊威列舉着自己的理由。

"第二,開放商業,破壞了重農抑商的祖制,會讓商人地位提高,農民就會棄農從商,到時候誰來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