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淩塵看着眼前這三個各有千秋的美人,心中五味雜陳。剛剛平息了楊威的叛亂,現在又要面對邊境的威脅,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陛下,您在擔心什麼?"柳如煙察覺到紀淩塵的沉默,輕聲問道。
紀淩塵回過神來,苦笑道:"朕在想,這改革之路怎麼就這麼難走?剛收拾了内部的反對派,外面又有麻煩。"
"陛下,您别多想!"武芊芊拍了拍胸脯,"兵來将擋,水來土掩!有什麼困難咱們一起想辦法!"
慕挽歌也點頭道:"對啊陛下,困難是有,但辦法也不是沒有。學堂的事臣妾已經想好了幾個方案,邊境的事有芊芊在,您還擔心什麼?"
聽着三人的安慰,紀淩塵心中暖流湧動。有這樣的紅顔知己相伴,再大的困難也不算什麼了。
"你們說得對,"紀淩塵重新振作起來,"朕不該這麼悲觀。挽歌,你剛才說想好了幾個方案,詳細說說。"
慕挽歌眼中閃着興奮的光芒,從袖中又掏出一張紙:"陛下,臣妾想着,咱們可以分三步走。"
她展開紙張,指着上面的字迹說道:"第一步,在京城建一所示範學堂,讓朝中大臣和百姓都看看效果。第二步,選幾個重要的府縣建分校,積累經驗。第三步,逐步推廣到全國。"
"這個思路不錯,"紀淩塵點頭道,"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武芊芊湊過來看了看,撓着頭說:"挽歌,你這字寫得真好看,比臣妾的狗爬字強多了。不過這上面的數字臣妾有點看不懂。"
"哈哈,芊芊你就别謙虛了,"慕挽歌笑道,"你的字雖然不如柳姐姐那麼秀氣,但很有力度,一看就是練武之人寫的。"
柳如煙輕撫着紙張,溫聲說道:"挽歌這個計劃很周詳,不過臣妾有個小建議。"
"如煙姐姐請說!"慕挽歌虛心請教。
"在選擇試點府縣的時候,要考慮地域平衡,"柳如煙分析道,"比如選一個富庶的江南府縣,一個邊境重鎮,一個中部農業大縣,這樣更有代表性。"
"妙啊!"紀淩塵拍手叫好,"如煙想得真周到!這樣一來,各種情況都能覆蓋到,積累的經驗也更全面。"
正說話間,殿外又傳來腳步聲。這次來的是禮部尚書,他年過六十,滿頭白發,平時做事謹慎,很少無事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