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2頁)

開車需要四十多分鐘,走路,過一個山口,差不多就是二十多分鐘的事。

大華鎮街上,老六老丈人的飼料店門口。

老六在路上就跟他老丈人說好了,我們到了直接開車出發。

老六的老丈人一個大光頭,嘴角處有顆痦子,看上去非常有喜感,大家都叫他老四。

這種綽号其實就是按照家裡的兄弟排行來叫的。

為了好區分,也會加上姓氏,或者人物特征。

比如趙老六、胖老四等。

為了方便,我們還專門安排了人開車去了滄陽,将用相機拍出來的黃麂頭骨照片打印了出來。

高清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就能夠在上面看到符号。

有點像是甲骨文的文字。

在路上我遞給老六的老丈人老四看,老四看不懂,但多少知道一些,他說:“這個年代有點久遠了,現在的黃麂幾乎是抓不到了,抓到了也不敢這麼用了,都用山羊頭代替了!”

“他們用這些動物的頭骨做什麼?”張先生立即問。

“做法事!他們過節的時候就用這些頭骨請神!”老四說。

我和張先生對視了一眼,臉色都很凝重。

“現在的骨族還有人認識這上面的文字嗎?”張先生問。

“認識,老一輩的還是都認識的,年輕的多半是不認識了,他們現在被并入了彜族,身份證上寫的都是彜族,他們意見大得很!”老四說。

汽車同樣無法抵達高寨,到了山腳下,我們就步行上山,三公裡多的山路走上去,累得滿頭大汗。

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

走到了高寨的門口,我才發現這裡是真的像是一個寨子,在入口處用石頭堆砌起來一個像是城門洞一樣的地方。

走進了城門洞,裡面的房屋多半是石頭混合木頭搭建起來的。

紅褐色的道路,坑窪不平,每周走出去幾步,就會看見一個從地面惡狠狠凸起來的石頭。

老四在這裡是熟人,不時就有人給老四打招呼。

這裡人的長相也有些古怪,一個個都是馬一樣的長臉,眼睛大,但兩隻眼睛之間的間隔也很大,鼻子很大卻不高,看上去非常不協調。

這裡的人長相非常像一部美國電影——《阿凡達》裡面的人物。

老四在這裡有一個好朋友,叫阿池步。

阿池步是村裡養騾子最多的人,老四每次給這裡送豬飼料都是跟阿池步合作。

因此一來二去,和阿池步打了幹親。

少數民族是非常好客的,阿池步聽說老四要帶人上來,也不問是來幹什麼,等我們來到的時候,他們的羊都已經殺好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