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1頁)

中秋如期而至。

卯時未至,懸壺谷七十二澗已騰起白霧。

藥農們披星戴月攀上峭壁,用骨刀輕刮石斛葉背的“月華露”——此露中秋當日采得,可保一冬不咳。

許莳安領着濟世堂弟子候在谷口,青玉葫蘆挨個接過藥農的竹筒。露水入葫時泛起蟹眼泡,咕咚聲如遠古藥巫的吟唱。

阿卯踮腳偷舔葫口殘露,舌尖剛沾甜涼,後領就被溫可夏拎起:“月露寒髓,小心凍啞嗓子。”

話音未落,他喉間果真凝出朵冰霜蘭,咳碎時濺了前頭小滿滿脖。

辰時,九節草龍盤踞曬藥場,藥師正為龍脊鑲嵌月桂葉。

主龍骨取懸壺谷口榕樹氣根,浸石斛露軟化成藤——此藤唯中秋月圓夜可采,遇風即散甘苦藥香。

龍頸處綴滿金桂簇,每簇九朵含露花,花心嵌着濟世堂特制的甯神香丸;龍牙以冰片雕琢,内镂空填入月華露與薄荷油,龍口開合間清霧缭繞,祛盡谷中殘暑。

阿卯蹲在龍腹下串連玉輪餅模,餅模以茯苓粉壓制,紋路刻着《靈樞經》殘句。

小滿抱來曬幹的夜交藤果往龍尾鈴铛裡塞,果殼塗磷粉,搖擺時如星河碎玉簌簌墜地。

谷主捧出青玉藥缽,内盛從七十二澗采集的“子夜霜”。

許莳安撚碎新鮮石斛花擠汁,混入母樹蜜調成金漿。狼毫筆尖蘸取月露,筆杆纏着昨夜新折的桂枝:“左睛納太陰,右瞳映懸壺!”

筆鋒觸龍目刹那,母樹氣根突然滲出清露,龍身桂簇無風自顫,抖落香丸滾入人群。

阿卯偷偷将晶石項圈貼向龍須,母樹蜜香引動月華成束,為草龍鍍上銀輝。

谷民驚呼“藥龍銜月”,老妪們忙将備好的玉輪餅碎撒向龍身祈福。

八名藥童肩扛草龍繞谷三匝,龍尾掃過處夜交藤果磷光飛濺。

龍口冰片遇夜霧凝成霜晶,随桂香飄散如碎月墜塵,孩童争相張嘴接“月魄糖霜”。

龍脊玉輪餅模沿途拓印,在青石路面烙滿《黃帝内經》章句,病患跪地以藥囊接字,謂能祛疾。

溫可夏踏霜淩空,指尖凝出冰蟾躍上龍首。

冰蟾吞吐寒霧,将桂香凝成拇指大的“月魄丹”滾落人群。

阿卯追着冰蟾撲進藥田,撞翻曬藥的竹匾,當歸片紛飛如蝶,沾了磷粉竟似流螢繞龍。

青蘿遣來的釀酒蜂群循蜜而至,在龍角桂簇間結巢釀蜜。

蜂群振翅頻率暗合《素問》音律,桂香混着蜂蠟滴落成“懸壺安泰”蟲篆。

谷民以玉輪餅承接蜜篆,餅面金桂遇蜜即活,舒展成微型桂枝盆景。

小滿偷塞甘草糖入龍牙冰片,薄荷油溶糖成霧,染得龍息甜沁。

藥童們趁機高唱:“桂龍遊,寒暑收,玉輪碾病百不愁!”唱詞蕩過七十二澗,驚起夜栖的玄鶴叼走龍須桂簇,翎羽挾香直上月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