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力,一直配合沈紅绫開展“捕熊行動”,鞍前馬後,盡心盡責,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林太平,自從抽調到陽谷縣之後,一躍成為此次行動的關鍵人物,并單槍匹馬拿下楚應雄,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李二牛,張金寶,作為林太平的副手,共同在萬年巷口智鬥楚應雄,其後第一時間快速傳遞消息,為後續支援及時到位提供了重要支撐。
不管事實如何,反正陽谷縣縣衙的記載裡,基本就是這麼寫的。
但在場的衆人都心知肚明。
李二牛和張金寶能上桌,那完全就是沾了林太平的光。
胡大力對于自己能上桌,更多的也是心虛。
最終确定的慶功晚宴名單,即:沈紅绫、婁敬宗、張有道、趙武、胡大力、林太平、李二牛、張金寶。
總共八人。
在接到婁敬宗晚宴的消息後,沈紅绫特意向他傳達了六扇門最新的關于杜絕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的指示要求,嚴禁超标準接待自己,桌上不得超過兩葷。
婁敬宗照辦得很徹底。
八個人隻上了十個菜,大葷剛好隻有兩道,味道均是極為寡淡。
一來,可以顯示自己清官的做派。
二來,因為山頭不同,他确實也對沈紅绫不太感冒。
若是上頭的人發現他有倒向沈紅绫一派的傾向,那就不太好解釋得清了。
處于大派别、大勢力明争暗鬥的旋渦之中,婁敬宗對沈紅绫的态度,不得不表現得若即若離。
既然沈紅绫說了嚴格按規定執行,他也正好樂得為之。
慶功晚宴開始前,林太平在花語堂門口,第一次見到了陽谷縣的縣尉——趙武。
他總感覺,趙武這個人,自己好像在什麼時候見過。
夜風吹拂。
兩個人站在門口,隔着數丈對視。
不知為何,林太平總覺得趙武此人給自己一種極為不舒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