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1頁)

此水晶非冰非玉,而是一種極其純淨、質地堅硬且觸感冰涼的稀有礦石。

初代祖師在雪山絕頂練功時發現此石,其性寒而不傷人,佩之有助于凝神靜氣,壓制練功時産生的燥熱内息,有助修煉寒屬性内功時穩定心神,防止走火入魔,遂制成指環,成為掌門标志。

第二層石台上的三件掌門信物,分别是青松劍派掌門信物——松紋古藤拂塵,滄瀾派掌門信物——定海沉木令,歸藏山莊掌門信物——璇玑玉尺。

天位擺放的,是青松劍派掌門信物:松紋古藤拂塵。

一柄看似普通的拂塵。

其塵柄并非木制,而是取自青松山懸崖上一株千年古藤最堅韌的心材,天然生有松樹皮般的紋理,經特殊藥液浸泡和道火烘烤,堅逾精鋼。

塵尾是曆代掌門收集異種天蠶絲、金線、銀線以及特定藥草纖維,以秘法編織而成,柔韌異常,水火難侵。

據傳此藤拂塵是青城開派祖師随身法器,蘊含道家陰陽相濟、以柔克剛的至理,既是身份象征,也是趁手兵器。

地位擺放的,是滄瀾派掌門信物:定海沉木令。

一塊巴掌大小、黝黑沉重、紋理緻密的木牌,一面刻有波濤紋路,一面刻有“滄瀾永鎮”四個古字。

傳聞此木取自數百年前一艘在風暴中沉沒的巨艦“鎮海号”的龍骨核心。

巨艦沉沒後,其龍骨深埋海底泥沙,曆經百年海水侵蝕和暗流沖刷,質地變得異常堅硬沉重,入水不浮。

滄瀾派先祖尋得此木,視為“鎮海号”英魂所化,将其打造成掌門信物,示意定海安瀾、庇護蒼生。

人位擺放的,是歸藏山莊掌門信物:璇玑玉尺。

一柄長一尺二寸、寬二指、通體瑩白微透的玉質直尺。

傳聞玉料采自昆山深處,天然帶有如同星圖般的墨色斑點。

創立山莊的主人陶朱,精研天文地理與商道,以此玉天然星斑為參照,結合周天星鬥與度量衡,在尺身上刻下極細微的刻度符号。

此尺既是可用于繪圖的測量工具,傳聞也是解讀山莊秘傳陣圖、賬簿密文的基準參照,在特定角度光線下,星斑與刻痕能投射出特殊圖影。

第三層石台上,隻按照陰陽擺放着兩樣信物,分别是星河劍派掌門信物——流雲劍玉,天泓寺掌門信物——菩提佛珠。

陰處擺放的,是星河劍派掌門信物:流雲劍玉。

一塊天然形成的、形狀不規則、約兩指寬的半透明玉石。

其獨特之處在于玉石内部天然包裹着一縷如同凝固流雲般的、不斷變化的絮狀紋理。

此玉是星河劍派創派祖師在雲海之巅悟劍時偶然所得,視為天地靈秀所鐘。祖師感悟雲霞變幻之無常與劍意流轉之奧妙,将此玉鑲嵌于佩劍劍格之上。

後世将此玉單獨取下,作為掌門信物,以此勸誡曆代弟子象征劍法如雲,變幻莫測,心性如玉,澄澈通明。

陽處擺放着的,是天泓寺掌門信物:菩提佛珠。

深褐色菩提子佛珠,共有一百零八顆。其中一顆佛頭據傳是當年一眉祖師面壁時,洞外一株菩提樹所結的第一批果實中最圓潤飽滿的一顆,由祖師親手盤撚。

天泓寺領袖武林正道多年,這串菩提佛珠,不知見證了多少興衰榮辱,雖然材質較為普通,卻承載着無與倫比的曆史和精神重量,不僅僅是法器,更是武林正統與禅武精神的至高象征。

看完九大掌門信物,林太平的内心更加激動、更加熱切。

前邊兩間石室裡的東西都這麼珍貴了,第三間石室裡邊的寶藏,得勁爆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