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1頁)

交流會的筆試環節在寺廟偏殿的長廊内舉行。此時正值初秋,晨光透過雕花窗棂,在青磚地面投下斑駁光影,空氣中彌漫着線香與舊木混合的氣息,仿佛時間在此刻凝固。長廊兩側挂着古樸的燈籠,微弱的光線映照出一幅幅靜谧的畫面。程讓捏着那張泛黃的宣紙考題,指尖觸到紙面時忽然一頓——紙紋裡隐隐透着朱砂勾勒的鎮邪符,顯然這考題本身就暗藏玄機。

“各位同仁請聽題。”主席台上的白發老者輕叩銅鈴,聲音在廊下回蕩,“第一題,辨僞‘宋瓷孩兒枕’。案上十件器物,其中三件為民國仿品,限時兩炷香。”

程讓擡眼望去,長案上果然擺着十件青白釉瓷枕,造型各異的童子或趴或坐,神态憨态可掬。這些瓷枕不僅做工精細,而且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仿佛那些童子随時都會從瓷枕中跳出來嬉戲。他沒有立刻上前,反而閉目凝神——自昨夜想起師傅交代的地宮鑰匙,他便暗自運轉心法,此刻指尖的炁場觸碰到瓷枕時,忽然有三件泛起微不可察的黑氣。

周圍的考生們也紛紛開始了他們的觀察,有的拿起放大鏡仔細端詳,有的則用手輕輕撫摸瓷枕表面,試圖從中找出破綻。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輕學者低聲對身旁的朋友說:“你看這件瓷枕,線條流暢,色澤溫潤,應該是真品無疑。”朋友點頭贊同,但眼神中仍帶着一絲猶豫。

程讓心中暗自盤算,他知道這次考試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辨僞,更可能隐藏着某種更大的秘密。他深吸一口氣,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瓷枕上。陽光透過窗棂灑在他的臉上,帶來一絲溫暖。他閉上眼睛,用心感受着瓷枕傳遞來的微妙氣息,手指輕輕滑過每一寸瓷面,尋找着任何不尋常之處。

随着時間的推移,考場内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兩炷香已經燃去大半,許多考生已經開始交卷,而程讓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感到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引導着他,讓他逐漸接近真相。終于,在最後一刻,他睜開雙眼,目光堅定地看向主席台上的白發老者。

“我找到了。”他的聲音雖低,卻異常堅定。這一刻,整個考場仿佛都被他的氣場所籠罩,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着最終的答案揭曉。

“是那三件開片過于均勻的。”身旁忽然有人低語。程讓側頭,見是沈龍不知何時混在人群裡,正用折扇指着左數第三、第六、第九件瓷枕。“我讓人查過,那批民國仿品用的是龍泉窯舊址的殘土,胎質裡摻了水泥。”

“你怎麼混進來的?”程讓低聲問,目光卻未離開瓷枕。他注意到第九件瓷枕童子衣擺處有個極細微的螺旋紋,那是現代模具注塑的痕迹。此時,一陣涼風從半開的窗戶中吹進來,帶着夜晚特有的清新氣息,同時也讓程讓感到一絲寒意。他微微皺眉,心中暗自警惕起來。

“花了點小錢,給管事的看了看我太爺爺的收藏名錄。”沈龍挑眉,忽然湊近,“剛才那個黑袍男在袖口藏了微型掃描器,你看他摸過的瓷枕都沾了熒光粉。”說這話時,沈龍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似乎對于能夠發現這一點感到頗為得意。周圍的人群依舊熙熙攘攘,沒有人注意到他們之間的對話,隻有偶爾傳來的竊竊私語聲打破了這份甯靜。

程讓眼角餘光掃去,果然見先前與自己搭話的黑袍男指尖閃了閃,正若無其事地退到人群後。那人穿着一身黑色長袍,頭戴一頂寬邊帽,幾乎将整張臉遮住,隻露出一雙精明的眼睛。程讓心中冷笑,緩步走到那三件問題瓷枕前,指尖看似随意地拂過釉面,實則以炁場震散了熒光粉顆粒。在這個過程中,他盡量保持鎮定,不讓自己的動作引起任何人的懷疑。瓷枕表面光滑細膩,在燈光照耀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澤,給人一種溫暖而又略帶神秘的感覺。

随着最後一顆熒光粉被徹底清除幹淨,程讓輕輕地呼出一口氣,心中緊繃的弦也終于放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