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眼?什麼意思啊?”我疑惑地開口詢問道。
“他年輕的時候喜歡鬥寶,鬥遍了華夏的大江南北每次都是以他的勝利來結尾,而且他鬥寶不賭錢,而是賭命!”
“賭命?!”
“對,沒錯,所以叫閻王眼,直到他最後一次鬥寶,那一次是和我爺爺鬥,我爺爺拿出了我們家的傳家寶要他推斷出自哪個工匠,那一次他輸了。”
“可是,不是賭命嗎?”
“我爺爺說什麼也不願意讓他了斷,最後我爺爺是讓他給我爺爺賣命20年,也算是賭命了。”
“他也信守承諾,真的為我爺爺賣命了20年,不過也隻是叫他看看假貨,讓他過一眼而已,但卻一次也沒出錯過,我爺爺自然也和他成為了朋友。”
“你怎麼知道的呢?”
“這些都是我還沒出生的時候發生的事情了,是我爺爺告訴我的。”
“而閻王眼,也就是魏老從未收過徒弟,直到20年前,他收了一個4歲的小孩做徒弟,那個人就是林深。”
“林深在後來也為大大小小的藏家,拍賣行做鑒定,也是一次也沒有看走眼過,算是得到了魏老的真傳。”
“林深原來這麼厲害嗎?”
“當然啊,華夏古玩屆可是叫林深小閻王眼的,這足以說明林深的實力。”
“那他比較擅長鑒定哪方面的古玩呢?”
“除了雜項,都可以鑒定。”
除了雜項都可以鑒定,如果哪個人說出這句話絕對是在吹nb。
古玩貫穿古今,有着濃厚的文化内涵和數不清的手法工藝。
一個人能研究透徹其中一項就完全可以在華夏古玩屆立足了,更别說是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