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事情有了着落,但更關鍵的“人才”問題,還沒解決。
他腦子裡的圖紙再先進,也得有能把它變成現實的人才行。
這種技術人才,在這個年代,是國家的寶貝。
他一個泥腿子,憑什麼能請得動?
所以,他必須要把這件事,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一個讓公社領導,都無法拒絕,甚至要主動幫忙的高度。
到了公社大院,門口的幹事還記得他,就是上次跟着馮華去抓人的其中一個。
看到趙鐵柱,那幹事态度客氣了不少。
“趙鐵柱同志,你來找馮主任?”
“對,麻煩同志幫忙通報一聲,就說黑石村趙鐵柱,有重要工作向領導彙報。”趙鐵柱遞過去一根煙。
那幹事笑着接了,很快就進去通報了。
不一會兒,馮華就親自從辦公室裡迎了出來,臉上帶着熱情的笑容。
“鐵柱同志,你可是我們公社的大忙人啊,快進來坐!”
孫大山的事情,讓馮華在領導面前狠狠地露了一次臉。他不僅處理了惡意舉報的壞分子,還發掘了趙鐵柱這個“勤勞緻富、心系集體”的先進典型,上面已經發了内部通報,對他提出了表揚。
可以說,趙鐵柱現在就是他的福星。
進了辦公室,馮華親自給他倒了杯水。
“鐵柱同志,今天來是有什麼事嗎?是不是村裡捐贈農具的事情,遇到什麼困難了?”
“困難倒是沒有,村民們熱情都很高。”趙鐵柱順着他的話說了一句,然後話鋒一轉,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領導,我今天來,是有一件關乎我們黑石村,甚至是關乎我們整個公社未來發展的大事,想向您請示!”
他把“請示”兩個字咬得很重。
馮華一聽,神情也認真了起來,身子微微前傾:“哦?什麼大事?你詳細說說。”
趙鐵柱心裡一笑,魚兒上鈎了。
趙鐵柱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醞釀已久的“彙報”。
他沒有提自己要建廠掙大錢,而是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憂國憂民、心系集體的熱血青年。
“馮主任,上次的事情之後,我回去想了很多。孫大山為什麼會那樣?說到底,還是因為窮,因為閑!村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除了種地,就沒别的事幹。人一閑下來,就容易胡思亂想,就容易眼紅别人,走上歪路!”
這話一下子就說到了馮華的心坎裡。
農村的思想工作,一直都是個老大難問題。趙鐵柱這個切入點,非常精準。
“說得好!你繼續說。”馮華贊許地點點頭。
“所以我就在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趙家富了,不算富,要全村,甚至全公社的人都富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富裕!”趙鐵柱的聲音裡帶着一種激昂的情緒,“我發現,咱們黑石山裡,遍地都是寶!那些草藥,爛在地裡沒人要,可要是加工一下,做成成藥,那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