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誰受得了?
于是,黑石村維持了不到兩天的“勞模内卷”風氣,瞬間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所有人都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說是消極怠工。
第二天一大早。
負責掃地的劉嬸,拿着掃帚,對着村裡的主路,猶豫了半天,愣是不敢下手。
掃得太幹淨了,怕被扣分。
掃得不幹淨,又怕完不成任務,也得被扣分。
這活兒,簡直沒法幹了!
最後,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她不再追求把路面掃得光可鑒人,而是從家裡拿來一個篩子,把掃起來的灰塵,仔仔細-細地篩了一遍,然後又均勻地,薄薄地,撒回了路面上。
既保證了“無垃圾”,又保證了“有浮土”。
完美!
另一邊,負責清理水渠的錢大腳,也吸取了教訓。
她不敢再下水去刷石頭了,而是找來幾塊大石頭,故意扔進水渠裡,讓原本湍急的水流,變得緩慢而平穩。
既保證了“水流暢通”,又解決了“水流過快”的問題。
天才!
至于其他人,也都各自發揮出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摸魚智慧”。
負責給村裡歪脖子樹澆水的,每次隻澆半桶,美其名曰“少量多次,有利吸收”。
負責巡視田地防止野豬的,幹脆在田埂上搭了個草棚,天天躺在裡面睡覺,理由是“以靜制動,節省體力,關鍵時刻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整個黑石村,都彌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慵懶而祥和的鹹魚氣息。
趙鐵柱用神念感知着這一切,整個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