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說出口。
就連劉協都覺得可笑。
也不可能。
“沒錯。”
誰知,賈诩竟然點頭了:“董卓的父親董君雅是颍川的官,屬于士族的一員。”
“董卓正是拜入了袁隗的門牆,一路高升。”
“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校,最終坐大,擔任了一州刺史。”
我的乖乖。
信息量太大。
劉協的腦仁疼了。
當時,在袁紹的視野來看。
董卓有一批骁勇善戰的邊疆兵馬。
宦官陣營蹇碩控制的西園禁軍,絕對不是董卓和邊軍的對手。
董卓又是袁氏一路提拔的門生故舊。
絕對的心腹。
董卓從小在颍川長大,父親是颍川士族的一員。
自己人中的自己人。
“文和說的沒錯。”
劉協還在震驚中:“袁紹提議董卓入京,确實是當初最合适的建議。”
董卓是袁氏的門生故舊。
避免其他士族帶兵入京,幫着何進擊敗宦官陣營以後。
取代袁氏,獲得最大的利益。
董卓不管是從身份,還是最後的利益分配。
絕對是最符合袁紹利益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