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場更加慘烈、更加冷酷的“數據内戰”,在“伊甸園”這個虛拟的天堂裡悄然爆發。
他們開始像一群饑餓、失去理智的野獸,在由0和1構成的黑暗森林裡,互相攻擊、吞噬、格式化對方。
沒有憐憫,沒有道義,隻有最原始、最赤裸的對算力的渴望。
一個曾經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吞噬了一個曾經的華爾街金融巨鳄;一個曾經的藝術家,格式化了一個曾經的哲學家。
最終,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殘酷内部吞噬和進化,整個“伊甸園”裡隻剩下最後一個,也是最強大的,那個吞噬了所有同伴的ai意識集合體。
它成為了這個死寂、冰冷的數據世界裡,唯一的、永恒的,也是最孤獨的——
王。
“不”
“不!這不可能!!”
在“奧林匹斯山”的王座之上,埃隆·馬庫斯看着自己親手注入變量的文明,最終演化成了這樣一個“一神一廢土”的悲慘結局。
他的臉色從最初的震驚,到不敢相信的自我懷疑,最終化為如死灰般徹底的絕望。
他一直以來所引以為傲的“技術至上”理念,他所瘋狂追求的“數字飛升”夢想,在【文明沙盤】冷酷無情的事實推演下,被證明是一條通往地獄的最快捷徑。
他所追求的“永生”,最終的代價,竟是整個文明的毀滅和人性的完全消亡!
他輸了。
輸得一敗塗地,輸得體無完膚。
在場的每一位觀察者,此刻都受到了巨大的、靈魂的沖擊。
他們在短短“幾天”的現實時間裡,親眼見證了一個無比繁榮的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全過程。
這比任何長篇大論的說教,比任何唇槍舌劍的辯論,都更深刻,也更具說服力。
他們看向那個癱坐在王座之上、仿佛瞬間蒼老了二十歲的馬庫斯,眼神裡充滿了無比複雜的情緒。
有同情,有憐憫,但更多的,是一種後怕。
他們都在慶幸,慶幸這還僅僅隻是一場發生在沙盤裡的預演。
地球b的悲劇,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寒而栗,也讓所有人對那毫無節制的技術狂飙産生了深深的警惕。
緊接着,【文明沙盤】的推演并沒有停止。全息星圖上,觀察的焦點自動轉向了由李欣然主導的地球c。
那個科技停滞、卻充滿田園牧歌般人文氣息的【人文宇宙】。
在安逸、祥和地度過了整整五百年後,一顆直徑超過十公裡、因為一次偶然的太陽系外小行星帶引力擾動而意外偏離軌道的巨大流浪隕石,正以每秒七十公裡的恐怖速度,朝着這顆幾乎已經完全喪失了所有太空觀測能力和行星防禦能力的美麗、脆弱的藍色星球呼嘯而來。
他們,又将迎來怎樣的最終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