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各家都是極有默契的錯開時間。
比如這一家定在三月份,另外一家就會自動選擇暑假,最後一家則把典禮放在年尾。
幾十年來,從來沒有撞過。
唯獨這次,菲爾茲獎不講武德,忽然要跟阿貝爾獎一起舉辦。
這一幕自然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不對勁,十分有十二分不對勁!”
“大夏神童剛走完拿下兩大猜想證明的流程,菲爾茲獎就公布這一屆典禮日期難道它是在防備阿貝爾獎搶先一步,把榮譽頒給大夏神童?”
“哦朋友!你的推理雖然離譜,但卻讓我覺得并非沒有可能!”
“菲爾茲獎原本一直都是三大獎中的龍頭,可近些年來,随着阿貝爾獎的崛起,它的含金量已經不再那麼飽滿,所以對阿貝爾獎有所提防,也很正常!”
“大夏神童連續證明兩大猜想,年度三大獎得主必然是他!但這之間的先後順序卻很重要,如果是阿貝爾獎先頒發,那麼菲爾茲獎豈不是矮了一頭?”
“沒錯,以國際數學聯盟那幫狗娘養的性格,肯定不願吃這個癟兒!所以臨時調整頒獎日期,完全是他們能幹出來的事兒!”
“”
整個數學界都議論紛紛。
其中關于兩大獎項頒獎典禮撞車一事,很快就有人把原因分析了出來。
并且出乎意料的引起大量共鳴。
不管是數學家還是各路數學愛好者,都覺得真相就是如此。
以大夏神童陸澤的成就,拿下三大獎項是必然的。
而現在是八月中旬,陸澤剛剛走完兩大猜想的權威認證流程。
按照時間順序,不出意外三大獎中第一個頒到陸澤手裡的就會是阿貝爾獎。
這讓資曆最老,曾經含金量最高的菲爾茲獎,如何能接受?
所以提前頒獎典禮的日期,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能讓兩個數學界最權威的大獎争得頭破血流,甚至心甘情願更改頒獎日期呵,這放在以前真是不敢想啊!”
有知名數學家長歎。
如果把學術成就比喻成一座大山,那麼他們都是登山者,竭盡全力隻為登頂,看一眼山巅的景色。
而陸澤卻已經實現了另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