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諸多猜測和議論紛至沓來。
短短半天,就在華爾街大大小小的金融從業者口中傳遍了。
所有人無不好奇,這是哪一家機構。
其中不乏有在自由街28号大廈工作的好事者,去頂樓打探消息。
可惜玻璃門緊閉,站在外面隻能隐隐約約看到以前奎爾基金留下來的電腦設備,不見新主人人影。
顯然,他們來晚了一步。
直到又過去兩天,一夥陌生的東方面孔走進自由街28号。
随着他們進入直達頂樓的電梯,也終于讓這兩天在華爾街内傳的沸沸揚揚,接手了奎爾基金的神秘機構正式亮相。
很多人都驚住了,沒想到竟然有東方人進入華爾街。
這實在是太少見了!
華爾街自1817年成立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至今兩百餘年,但出色的亞裔投資者寥寥無幾。
更别提這一夥人,說話間用的還是大夏語。
這讓很多當地金融機構,都不加掩飾的直言道:“什麼時候,大夏人也配踏足華爾街了?”
“這是漂亮國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的!輪不到他們大夏人過來指手畫腳!”
“人傻錢多罷了!我們在華爾街翻雲覆雨、制定全球資本遊戲規則的時候,他們還在玩泥巴呢!”
惡意與嘲笑撲面而來。
畢竟大夏和漂亮國之間關系并不融洽。
然而坊間的風言風語,似乎并不能影響到自由街28号的頂樓。
那夥大夏人早出晚歸,大部分時候,都是裝修工人在幹活。
直到又過兩天,随着一個牌子挂起,全華爾街的人才終于知道,原來這家租下奎爾基金舊址的華人團隊,叫做“澤淵投資”,是一家對沖基金。
随後,有人通過關系人脈調查,發現這家“澤淵投資”竟然是幾天之前才剛剛在開曼群島完成注冊。
并且基金規模,已經高達八億美元了!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對于一家剛成立的對沖基金來說,堪稱不可思議。
難怪敢以高價租下自由街28号這棟全球頂尖寫字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