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1頁)

錢當然是要賺的。

不僅是為了供蘇慧心上大學,還因為重生一世,宋明華不甘心再重複上一世的人生。

上一世宋明華省吃儉用,帶大了四個孩子,一輩子的心血全部都花到他們身上,卻什麼都沒有為自己做過。

這一世她雖然也已經人到中年,但是趕上改革春風,她也要奮鬥一把。

不過目前為止,宋明華還沒尋到商機,隻能每天去買油條。

宋明華知道蘇慧心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她自己一個人辛苦,所以便提議讓她将外語課本帶上,順便去書店聽學外語。

蘇慧心自然是高興的,忙将課本放在背簍中,和宋明華推着闆車出去。

到了地方,隔壁的粥攤老闆娘又幫宋明華占好了位置。

早高峰過了之後,宋明華便将攤位收拾好,停在路邊不起眼的街口,等着蘇慧心。

書店老闆是要等到十點鐘,書店中的排隊高峰過了,才會拿出錄音機,播放外語磁帶,每天一個小時。

在等待的時候,宋明華閑着也是閑着,便幫着粥攤和隔壁包子鋪的老闆娘無償照看孩子,這樣她們就能抽空去買菜。

周圍的攤位老闆聽說了,都将孩子帶來拜托,同時塞一些小額糧票給宋明華。

宋明華趕鴨子上架竟然成了七八個孩子的臨時托管員。

這一天他們玩的好好的,忽然就吵鬧起來,宋明華立刻過去拉扯開來。

問了一圈才搞明白,原來是為了争搶玩具。

宋明華将玩具給收了,拿在手中一看,也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玩具,不過就是藤編的螞蚱,裝在一個小簍子中,有幾分精巧。

“這個多少錢?”

擁有玩具的孩子便自豪道:“五分錢,這可是我爺爺給我買的!”

就這個草編的玩具就能賣五分錢?

要知道填飽肚子的油條一條也才三分錢,五分錢都能配上一碗豆漿了。

宋明華心中有了點點想法,将玩具還給了那個孩子:“好了,你們都是好朋友,有玩具大家要一起分享,石頭剪刀布,排隊挨着玩。”

哄好了孩子們,宋明華仔細盤算起來。

宋明華嫁給周努力的時候,家裡就隻有一個黃土老宅,老宅裡面隻有床、櫃子、桌子還有一個竈台,多一點東西都沒有。

成婚當年就生了老大周忠國,然後每年一個,男娃子們總是吵着要玩具的,不然就會打架。

當年宋明華也是憑着自己的巧手,給他們用木頭、藤條、竹片做了不少的玩具。

而且老了之後,癱瘓之前,宋明華還每天打了氣球去街上買,所以很快就堅定了做玩具的思路。

等到孩子們的父母一一回來,交接了最後一個孩子,宋明華便起身推着闆車去尋蘇慧心。

蘇慧心和一群年輕人端着小凳子,捧着書仔細聽着錄音機中的外語,同時在本子上寫寫畫畫,還有跟着小聲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