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現場一片寂靜。
鄉親們齊刷刷地盯着王川。
隻顧着震驚王川打熊,忘了問熊膽的事情。
上到耄耋老人,下到讨人嫌的熊孩子,都知道黑瞎子最值錢的物件當屬熊膽。
倘若是一枚金膽,起碼能賣到一百元往上。
“山裡的一切都是集體的,王川,你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吧?還有,這頭熊的腦袋呢?”
王平不懷好意地看着地上的黑瞎子屍體。
膛子空了,說明熊膽落到王川的手裡。
隻有身子沒有腦袋。
熊頭肯定也被王川私吞了。
“熊膽在我這裡,至于黑瞎子的腦袋,被我丢在山溝裡祭山神了。”
知道會有人問起兩件東西的下落,王川不慌不忙搬出傳統習俗。
老祖宗傳下諸多關于打獵的規律,關于分配獵物的規矩就占了一半。
打獵不能吃獨食。
個人打獵期間,倘若有人路過,主人家需要分一點給過路人。
若是集體圍獵。
衆人碰到黑瞎子,大爪子這類猛獸,出力最多的那個人有權第一個挑選獵物身上的部件。
甭管是值錢的熊膽,虎鞭。
還是不值錢的獸肉。
總而言之。
人家選啥都行,這是規矩。
另外。
每一次打到獵物,獵人還要拿出一點敬山神爺。
“呵呵呵,說得尼瑪比唱的都好聽,真當老子們是三歲小孩啊!用獵物敬山神爺不假,可都是挂腸子,你咋就這麼牛逼,用黑瞎子的腦袋敬山神!”
王平大聲咧咧。
兩家當了多年鄰居,一直都是王平壓着王川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