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偏遠地區,農業人口僅有一千人。
實際勞動力才是700多人。
剩下的300人全都是老弱病殘。
要武器沒武器,要獵人沒獵人。
每次面對野豬群的騷擾,都是以被動方式進行驅趕。
制造響動,點燃火把。
以這樣土辦法将野獸吓走。
一次兩次倒還管用,今年開春出現的野豬群,根本不怕這些東西。
眼瞅着莊稼地被野豬群禍害得一塌糊塗。
上到大隊支書劉柏松,下到普通村民,一個個愁得連飯都吃不下。
王川将手裡的茶杯放在桌上,客氣道:“劉支書,各位隊長同志,我這次過來就是要和你們商議圍剿野豬的事情。”
“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最多是幫你們趕走野豬,不過話說回來,即便野豬群被我趕走了,它們也未必會停止禍害大隊的集體耕地。”
一位生産隊長忙不疊地問道:“那麼依你之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讓我說,趕走野豬隻能治标,想要讓野豬停止禍害莊稼,隻要一個辦法,進山捕殺。”
王川斬釘截鐵地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野豬群被趕走了,還會繼續卷土重來。
與其天天防賊。
不如全力以赴,盡可能多地捕殺野豬。
以絕後患!
聽到這個想法,衆人紛紛點頭迎合。
大山大隊不止一次地想要捕殺野豬。
可惜,想法是想法,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換成别的村屯和生産隊,或許有能力組織民兵進山圍剿野豬。
可到了東山大隊這。
還是那句話,要啥沒啥。
和其他生産大隊一樣,東山大隊也有屬于自己的民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