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王川特地多帶了幾張漁網。
防的就是一張網不夠用。
麻線漁網除了韌性和拉力不夠看,網眼和網眼的間距同樣大得離譜。
這種大眼漁網,隻能捕撈體型比較大的将魚。
稍微小一點的魚貨。
基本會從網眼中間逃走。
畢竟是農業村,捕魚和打獵都隻是農忙時節的副業。
相關技巧方面。
遠遠比不上傳統的漁獵村。
接下來的幾網。
大有收獲的同時,也連續報銷了三張麻線漁網。
經驗和工具雙落後,也難怪屯子裡的鄉親們很少來江邊捕魚。
“張大叔,你這邊稱好了嗎?”
時間一晃來到下午,王川耗掉了最後一張漁網。
今天的捕魚,不得不以前落下帷幕。
“算好了,一共是327斤,按照每桌一條計算,差不多要用兩百多斤。”
“剩下的一百多斤歸隊裡,如果青峰那邊不夠用,可就要花錢和隊裡買了。”
馬車旁邊。
張鐵山手拿算盤,張抗美和張二寶扛着大秤給這些魚貨稱重。
婚宴一共五十桌,起碼要保證每桌一條魚。
衆人出的是義務工,可以不要免費幫忙。
不過該給隊裡上交的比例不能免。
“要是有尼龍漁網,咱們今天的收獲起碼能翻一倍,二哥,收購站到底啥時候把合成尼龍線弄來啊?”
張抗美放下大秤,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肩膀。
尼龍屬于受到管制的化學品,普通老百姓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
魚過千層網,網網都有魚。
這話是沒錯。
可是沒有趁手的家夥事。
江裡有再多的魚,衆人也隻能是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