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1頁)

七十年代,不論城市還是農村。

結婚流程說簡單也簡單。

男女雙方互相看對眼,定了日子,邀請親朋好友過來吃頓面條。

請大隊幹部當證婚人,對着老人家三鞠躬。

就能睡到一個被窩裡了。

說不簡單,自然也有不簡單的道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城裡人結婚講究三轉一響。

件件都是貴重商品。

沒點家底,碰都沒機會碰。

農村生産隊結婚,普通貧下中農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餘錢大操大辦。

可是對大隊幹部來說。

婚禮熱鬧與否,直接關系着自家臉面和在大隊的地位。

不說大操大辦,擺他個流水席。

那也是四個盤子,四個碗,整一桌稍微像樣點的喜宴。

桌子上沒有葷菜。

說明你這個大隊幹部混得賊差。

人活一張臉,樹要一張皮。

凡是有個一官半職的鄉親們辦事,從來都是能幫多大辦多大。

原以為張家屯最熱鬧的婚禮。

不是張抗美結婚,就是曹三炮的大兒子曹建國娶媳婦。

誰能想到,二賴子後來居上。

即将給鄉親們留下一個終生難忘的婚禮。

天剛蒙蒙亮,賴家已經是燈火通明。

幾頭從縣裡買來的肥豬連夜宰殺,兩百斤魚也都處理完畢。

二賴子又拿出一筆錢。

通過王川的關系走了梁金泉的門路,從供銷社搞來一隊的午餐肉罐頭。

說是一道蔬菜都不整。

二賴子還真是連一頭解膩的大蒜都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