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第1頁)

換算成現在的糧食産量,每畝地最多打400多斤糧食。

100畝地就是4萬斤。

分到300多名社員頭上,每人最多135來斤。

問題是。

個人繳納的公糧數量,正好卡在130斤左右。

交完公糧,還要繳愛國糧,戰備糧,備荒糧。

用現在一句較為時髦的順口溜來說。

交完公家的,留足集體的。

最後才是自己的。

這種情況不僅僅集中在前進三隊。

凡是村屯和生産隊,幾乎都面臨着糧食不夠用的情況。

張抗美突然長籲短歎,苗曉紅納悶道:“你歎什麼氣啊,你家就你一個,就算交公糧也才100多斤,随便哪兒弄點都夠了。”

“我不是談起交公糧的事,而是歎氣咱們屯子啥時候能夠支棱起來,看看人家國營農場,裡邊什麼大機器都有,拖拉機,播種機,還有化肥。”

“同樣100畝地,人家分分鐘就耕好了,換成咱們,累死累活要忙好久。”

“但凡張家屯能搞到兩三台拖拉機,不但能解決種地問題,還能開出十幾畝好田。”

此話一出,屋裡幾個人全都沉默了。

張抗美看似是抱怨,實則在闡述一個殘酷的事實。

農村沒有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生産勞動始終是過去的人力耕種。

相比于其他的生産隊,張家屯大隊相對來說還算不錯。

起碼有二十幾頭大牲口。

這些大家夥都是張百順沒生病之前,想盡各種辦法給張家屯劃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