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來了,晚上就留在這裡一塊吃飯。”
剛剛送走一批客人,張鐵山筋疲力盡地回到屋内休息,看到王川進來,又強打精神地挽留一塊吃晚飯。
順便和王川商量一下,秋天組織人手圍獵的事情。
聽到圍獵二字,王川有些納悶地說道:“站大叔,現在還是夏天,你咋尋思起安排人秋天進山打獵呢?”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打獵,全隊人都要餓肚子。”
張鐵三點燃的一支香煙,語氣苦澀道:“以前當生産隊長的時候,隻要管好所屬生産隊,也就萬事大吉了,如今被公社任命為大隊長,全大隊兩千塊多口子的吃喝拉撒,都要我一個人操心,萬一換成其他人當大隊長,我又實在是不放心。”
“小川,大隊這些年欠了公社不少的糧食,你懂我的意思吧?”
“懂。”
王川點了點頭。
别看張鐵山這位代理大隊長扶正隻是時間問題。
可是不能幹出一些成績,扶正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怎麼才能盡快地取得成績,當然要從眼下的農業生産方面着手。
和其他生産隊,村屯一樣。
張家屯多年來欠了不少的公糧。
顯而易見,張鐵山準備來一場新官上任三把火。
趁着今年秋收,把欠下的公糧一次性還清。
糧食為綱的年代,農村各項工作全都要圍繞着農業生産,糧食上交展開。
大隊率先還清了拖欠公社的糧食,張鐵山絕對是最大的功臣。
公社正式任命他為張家屯大隊的大隊長,十裡八鄉,絕對不會有人嚼舌根子。
名正言順當上生産大隊的二把手,張鐵山才能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