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石頭雷、手抛雷、單筒風雷炮的操作,林川是要求遊擊營全員都要訓練的。
老實說,林川這個王爺賜封的遊擊将軍,手裡實在沒多少實權。
若不是鐵林谷能自力更生,賺銀子養兵,他恐怕也隻能當個空頭将軍。
遊擊将軍本就是大乾王朝武職序列裡的雜号将軍,論品級不及正牌的千戶、參将,論權限更是在人事任免、糧草調撥上處處受限。
朝廷既沒給他任命各級将官的文書,更沒撥下與遊擊營匹配的軍饷,全靠自力更生,才有了今天的規模。
因此,林川在遊擊營的官職和軍饷安排上,壓根沒按朝廷的規制來,隻從實戰調度和人心聚攏的實際需求出發,搞了一套“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土辦法。
其中的重點,就是糧饷的不同。
普通戰兵每月能領二兩銀子,遠超府兵的八錢軍饷。
陌刀兵則在戰兵基礎上再翻一番。
若有家室的話,也可少領五錢銀子,再多發五鬥米、兩斤肉、半斤鹽;
伍長多五百文,每月能多領兩斤肉;
小旗官除了再多一兩饷銀,還能從農稷房領一匹布,給家裡做幾件新衣;
到了總旗官,不僅饷銀是普通戰兵的三倍,林川還讓人從商貨房特批,每月能領一壇酒。
到了百戶,待遇就更上層樓。
月饷十兩,是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
不僅能分配到鐵林谷的自建房,就連家裡日常用的布料、茶葉、酒肉,都能從商貨房按内部價支取。
此外,林川還設計了一套“戰功積分制”。
簡單說,就是憑戰功積累積分,達到一定積分就能提高饷銀。
而獲取積分的方法,除了斬殺敵人首級之外,還有根據日常訓練的基礎積分、營中賽事的成績積分、任務完成情況等不同方案。
按照這種積分方法,甚至會出現普通戰兵饷銀超過旗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