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第1頁)

将軍賞賜的那箱子契書,終于勘驗完畢。

六個被查沒的青州大戶,田契合算下來足有十六萬畝。

而整個青州登記在冊的田畝總數,也不過一百六十萬畝。

這六個大戶手上的土地,竟占了整個青州的十分之一。

林川看着契書上的地畝圖,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典”“押”“永佃”等字樣。

很顯然,不少地都是百姓走投無路時典出去的,說是’典期三年’,實則利滾利,到期根本贖不回,最後全成了大戶的産業。

十六萬畝地,背後不知道壓着多少人家的血淚。

除此之外,還有三百二十七間鋪子的地契。

從城南的綢緞莊到北街的酒肆,幾乎遍布青州城的繁華地段。

剩下的,是三百張鹽引。

青州總人口不過二三十萬,全年耗鹽折算下來,也才六七千鹽引。

這三百多張鹽引加起來,兩千多引,足夠支撐青州三成人口一年的需求。

商貨房裡靜悄悄的,隻有油燈的火苗在跳動。

幾位管事圍着長桌,眉頭都擰成了疙瘩。

南宮珏敲了敲田契冊:“大家還是得商量一下,怎麼把将軍這些賞賜都派上用場”

“咋商量啊”一個管事歎氣道,“十六萬畝地,都散在各處。離鐵林谷近的,隻有青州以南這一萬多畝。剩下的十五萬畝,大半在東邊的丘陵地帶,還有近五萬畝在北邊靠近鞑子的地方,就算咱們要種,去一趟就得走一天。”

另一人點點頭:“是啊三百多間鋪子更棘手。光是逐間去清點接收,就得派多少人?那些原來的掌櫃、夥計是留是換?賬目怎麼對接?後續要雇賬房、雜役,還得提防有人暗中使絆子”

“鹽引倒是硬通貨。”一個賬房插了句,“可押送、兌換、儲存,哪樣不要人手盯着?”

“也就是說,現在很難讓它們變現?”

林川開口問道。

幾人齊刷刷看向他,都沉默了下來。

鐵林谷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眼下在種冬小麥,田裡的活計忙着呢;遊擊營新招募的戰兵還得抓緊訓練,誰也不知道戰争什麼時候就來了;工造房忙着趕制農具和軍械,連趙鐵匠都帶着徒弟連軸轉;剩下的勞工們還在忙活着蓋房子、建堡寨

谷裡上上下下,每個人都攥着兩三樣差事,别說外派管事、賬房,就是想抽調人手,都得掂量再三。

林川笑了起來:“這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怎麼現在米多了,反而也難辦了?”

衆人不好意思笑了起來。

南宮珏看着林川這副模樣,問道:“大人可是心中有章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