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說着話,芋頭過來了,他還帶着一個人來。
“蕭大哥,我來的路上正巧碰到有良叔,他要找你。”
孟有良有點局促,他長得矮小,也就比芋頭高一點,常年勞作把臉曬得熏黑,人看起來特别老相。
“蕭,蕭兄弟,我是來問問,我能不能在你這做活。”
蕭山記得他,那天他和她媳婦去衙門喊的人,聽起來像是與田家人有仇。
柱子在一旁添話道:“蕭兄弟,别看有良哥長得瘦,力氣不怎的大,不過他是咱們村有名的細緻人,地裡的莊稼都鼓搗得比别人好。”
劉成山也在一旁附和。
孟有良感激地看了二人一眼。
他家裡的情況比較困難,兒子腿瘸後,脾氣就不好,快20了也說不上親,活也不幹,都是他和婆娘為生計操勞。
他也是聽說蕭山這裡缺人才來的,本來想着現在地裡忙,先忙地裡的活,但婆娘說地裡的活她一個人做,非讓他來詢問一下。
“那行,那就一塊做吧!工錢的話,就按一天20文,做得好的話也和柱子他們一樣,25文。”
蕭山見他也是個老實人,正好缺人呢,來了還算幫了大忙。
孟有良開始以為聽錯了,以前在鎮上做這種活也才一天15文錢,蕭山竟給開到20文,甚至25文。
這不是他占了大便宜嗎,哪裡是來幫忙的。
他剛推辭一句,就被蕭山止住了。
柱子笑着道:“有良哥,别說了,好好做活就是,蕭兄弟是大氣人,說話一個唾沫一個釘,你隻管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