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使大人您是清官,為民謀福利,等水渠建好了,怎麼都得給您立個長生碑,這裡的百姓,世代都要歌頌您!”葉甯甯毫不吝啬地排拍馬屁。
謝昀被葉甯甯漫無邊際地吹捧逗樂了,反問道:“不過是修條水渠,哪裡就用得着立長生碑了?”
葉甯甯立馬上前一步,嚴肅地解釋道:“特使大人這一點就想錯了。修水渠這種水利之事,那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隻要定期清淤,注意維護,水渠可以千年不毀,世世代代拿來灌溉,或者洩洪。所以,我認為您配得上一塊長生碑。”
聽了葉甯甯的一番話,謝昀覺得雖然對方有拍馬屁的嫌疑,但是确實有一些道理。
修水渠不僅僅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讓太後和父親放心自己,還能拿來打那些将自己貶低到一無是處的某些人的臉;
最重要的是可以為百姓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種感覺,好像比拿來打某些人的臉更有成就感?謝昀心想。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水渠就算排除萬難,自己也要把它修建好。
忽然之間,他發現自己心裡的燥郁之氣一掃而空。
再次看向葉甯甯,他語氣堅定地說道:“你放心,水渠一定能修成,赈災糧的事情這兩日就能有個結果。”
葉甯甯聽了他的話,結合當前的情況分析,應該就常見的那種,某些官員想趁災荒從中撈好處,而謝昀作為赈災特使,就是要做好赈災工作,防着這些人伸手。
黴變官糧的事情說明已經有人伸手,謝昀卻在這個時候閉門不出玩失蹤,大概是想給那些趁着災荒伸手撈好處的貪官一點縫隙,等他們的手再伸長一些,等到了合适的時機,然後趁其不備狠打七寸。
葉甯甯知道這些事情她一個平頭老百姓幫不上忙,隻能靜觀其變。
“特使大人,那民女就回去靜候佳音了。”葉甯甯說着就要撤退,她還要趕緊去賣草藥,然後去看望小弟。
沒想到剛擡腳又被謝昀喊住:“你天天背個竹簍進城幹嘛呢?”
葉甯甯指了指竹簍:“我挖了幾棵草藥,拿來賣掉換糧食。”
謝昀眼神一亮:“可有稀罕的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