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衆人焦急的目光,感受着肩上沉甸甸的期望,顧建業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前世,他見過太多因為忽視結構安全而導緻的慘劇。他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在這裡發生!
大腦如同超級計算機般飛速運轉,将現場勘察到的所有信息,牆基沉降、排水不暢、檩條糟朽、屋頂滲漏、通風不良一一與他腦海中存儲的海量建築知識和經驗進行匹配、分析、整合
片刻之後,一個清晰、可行、且符合當前條件的應急搶修方案,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型!
“李支書,各位鄉親,”顧建業擡起頭,目光掃過衆人,聲音沉穩而有力,帶着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辦法,有!但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聽我安排,争分奪秒!”
“有辦法就好!有辦法就好!”李順才連連點頭,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你說!怎麼幹!全村老少都聽你調遣!”
“好!”顧建業不再遲疑,走到糧倉中間稍微空曠的地方,撿起一根小木棍,就在滿是塵土的地面上,迅速勾勒起來。
他的動作飛快,線條簡潔卻精準,一個糧倉的簡易剖面圖和幾個關鍵節點的加固示意圖很快就出現在衆人眼前。
“首先,治本先治水!”顧建業指着地上的草圖,“糧倉四周,特别是北側牆根,立刻組織人手挖排水溝!溝不用太深,能把屋檐水和地面水引走就行,挖好後用石頭或者碎瓦片簡單鋪一下底,防止沖刷。”
“第二,加固屋頂!”他重點指向那幾根變形的檩條,“光靠堵漏沒用,必須增加支撐!立刻去砍幾根結實、幹燥的硬木,不需要太粗,碗口粗細就行,但一定要直!在變形檩條的下方,用這些硬木做立柱,垂直頂住!每根變形的檩條下至少加兩根立柱,上下兩端都要用木楔子或者石塊墊實、卡緊,确保它分擔掉大部分壓力!”
“光加立柱還不夠,”他繼續補充,提出了一個更精妙的方案,“為了防止立柱失穩,還得在立柱之間,用稍微細一點的木杆或者毛竹,斜向交叉拉接,形成一個臨時的穩定桁架結構!這樣才能确保萬無一失!”
這個“桁架結構”的提法,讓李順才和村民們聽得有些雲裡霧裡,但看着顧建業圖上那清晰的交叉支撐線條,又隐隐覺得好像很有道理,比單純加幾根柱子要牢靠得多!
“第三,才是處理屋頂滲漏!”顧建業接着說道,“大面積翻修茅草肯定來不及了。我的想法是,先清理掉屋頂凹陷處的積水和爛草。然後,去砍伐大量的蘆葦或者荻草,編織成厚實的草排,要盡量密實!編好後,用桐油浸泡或者塗抹,增強防水性!最後,将這些處理過的草排,像蓋瓦片一樣,覆蓋在漏雨最嚴重的那幾個區域,特别是屋脊和牆檐結合部,層層疊壓,用木釘或者繩索固定牢靠!”
“這這能行嗎?”一個懂點泥瓦活的老村民忍不住插嘴,“草排蓋草頂?沒這麼幹過啊!再說,桐油那玩意兒金貴”
“現在是應急!”顧建業語氣斬釘截鐵,“蘆葦和荻草的杆是中空的,本身就有一定的隔水性,編織密實了,再用油處理過,擋住這個冬天的雪水絕對沒問題!比單純糊泥巴或者換幾把爛草強得多!至于桐油,用量不大,主要是塗抹關鍵部位,如果實在沒有,松香或者豬油也能湊合,效果差點,但也能頂一陣子!”
“最後,”顧建業看向牆壁上的那道裂縫和牆角的黴斑,“牆體裂縫,等排水溝挖好,牆基稍微幹燥一些後,用粘性好的黃泥混合碎草、石灰填塞密實。牆角發黴的地方,刮掉黴層,用石灰水反複塗刷消毒,保持通風!”
一套完整的應急搶修方案,從排水、結構加固、屋頂防水到牆體修補、防黴消毒,環環相扣,有理有據,而且充分考慮到了材料的易得性和施工的快捷性!
整個方案聽下來,李順才和周圍懂點門道的人,看向顧建業的眼神已經徹底變了!
這哪裡是“懂點皮毛”?這分明是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大行家”啊!那些加固支撐的辦法,那些處理滲漏的巧思,簡直是聞所未聞,卻又讓人覺得異常可靠!
“好!太好了!”李順才激動得一拍大腿,渾濁的老眼裡閃爍着精光,“建業,就按你說的辦!需要什麼人,什麼材料,你盡管開口!我馬上去組織!”
“時間緊迫,必須立刻行動!”顧建業神色嚴肅,“我需要至少二十個精壯勞力,分成三組!一組負責挖排水溝,要快!一組負責上山砍伐合适的硬木、木杆和蘆葦荻草,越多越好!還有一組,負責和泥、準備石灰、熬油!”
“另外,”他補充道,“我需要幾把鋒利的斧頭、鋸子,還有繩索、梯子!隊裡的木匠、泥瓦匠也得叫來,給我打下手,聽我指揮!”
“沒問題!都沒問題!”李順才連聲答應,“我現在就去敲鐘召集人手!會計,你記下建業要的東西,馬上去準備!老王頭,你帶着建業熟悉下隊裡放工具的地方!”
一聲令下,整個紅旗溝大隊仿佛一台沉寂的機器,瞬間被激活了!
李順才匆匆跑向村口的大鐘,準備召集社員。會計拿着小本子飛快地記錄。保管員老王頭則帶着顧建業和李文秀,快步走向存放工具和雜物的庫房。
凜冽的寒風中,顧建業在心中卻充滿了挑戰的興奮。前世,他設計的都是宏偉的建築,卻最終身敗名裂。這一世,從修炕到補倉,他要用最樸素的材料,最實用的技術,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壘起一座座能夠遮風擋雨、安放希望的堡壘!
而眼前的糧倉,就是他證明自己價值,赢得更大舞台的關鍵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