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頁)

周靈的強勢出頭,讓顧建業在單身宿舍的日子清靜了不少。

那些自命不凡的研究生們,雖然依舊看他不順眼,但有了周大小姐的“庇護”,誰也不敢再公然挑釁。他們隻是在背地裡,用各種酸溜溜的言語,将顧建業描繪成一個靠着女人上位的“小白臉”和“關系戶”。

對于這些流言蜚語,顧建業毫不在意。

他如同一個進入了全新領域的孤狼,白天,他跟着周老進出地質大隊的資料室、實驗室,以“技術助理”的身份,接觸着這個時代最前沿的地質勘探報告和岩石力學分析數據。

而在夜晚,他則将自己關在那間狹小的宿舍裡,瘋狂地吸收、消化着這些知識,并與自己腦海中那個來自四十年後的、龐大到恐怖的知識庫進行比對、印證、融合。

很快,他就發現,這個時代的地質勘探和工程力學,雖然基礎紮實,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

他們的計算方式,依賴于繁瑣的圖表和手算,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錯;他們的勘探設備,精度堪憂,很多數據都隻能依賴于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估算;他們對很多複雜地質結構的認知,還停留在相當淺顯的層面,缺乏系統性的理論模型。

這些在顧建業眼中如同“常識”般的缺陷,在這裡,卻是所有專家學者都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

他有好幾次,看到周老和一衆專家,為了一個關于“喀斯特地貌溶洞穩定性”的評估項目,争論得面紅耳赤,通宵達旦地計算,卻依舊得不出一個精确的結論。

顧建業隻是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

他腦海中,隻需要調動一個最基礎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就能在幾分鐘内,精準地計算出那個溶洞在不同壓力下的應力分布和臨界坍塌點。其結果,比他們幾十個人算上幾天的,還要精确百倍!

但他沒有說。

他隻是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用那套繪圖工具,悄悄地推演着,驗證着自己的判斷。

“小顧,你對這個項目有什麼看法?”一次讨論會後,精疲力竭的周老注意到了旁邊沉默的顧建業,随口問道。

“周老,各位專家都是前輩,學識淵博,我一個門外漢,不敢妄言。”顧建業隻是謙虛地搖了搖頭,然後恰到好處地提出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隻是有個地方不太明白,咱們在計算岩體壓力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地下水浮力和岩石的流變效應帶來的長期影響?”

這個問題一出,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了下來!

周老和一衆專家都愣住了!

地下水浮力?岩石的流變效應?

這些都是極其尖端、甚至有些超前的概念!他們雖然在某些文獻裡看到過,但從未将其納入到常規的計算模型中!因為其計算過程太過複雜,變量太多,以他們現有的手段,根本無法精确量化!

而顧建業,這個鄉下來的知青,竟然一開口,就點出了他們整個評估體系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盲點!

一瞬間,所有專家看向顧建業的眼神,都變了!

周老更是如同被電流擊中一般,呆立當場!他猛地一拍大腿:“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是流變!是時間效應!這才是導緻我們模型和實際觀測數據總是存在偏差的關鍵!”

他激動地抓住顧建業的手:“好小子!你又是怎麼想到的?!難道又是你父親教你的?”

顧建業心中一動,他故作沉思,緩緩說道:“我父親以前确實提過,他說,任何靜止的結構,在時間的維度上,其實都是動态的。他還給我看過一些很奇怪的、畫滿了網格和箭頭的圖紙,說那是一種可以‘看見’力在物體内部流動的方法”

他描述的,正是有限元分析模型最基礎的形态!

周老聽得如癡如醉,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知道,顧建業的父親,那個神秘的顧思源,其學術水平和思想深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甚至,可能已經觸及到了這個時代全世界都尚未完全突破的理論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