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1頁)

京城來的聯合調查組,如同一片巨大的陰雲,壓在了省城上空。

消息在極小的範圍内傳播,但其帶來的壓力,卻讓每一個知情者都感到窒息。周懷安動用了他所有的舊日人脈,得到的回應卻驚人地一緻:此事,由更高層面直接督辦,背景深不可測,任何人不得幹涉。

周靈為此急得團團轉,好幾次想沖動地去找那些人理論,都被周老嚴厲地制止了。她看着顧建業,發現他比任何人都要平靜。

他依舊每天準時出現在資料室,翻閱着那些枯燥的地質圖冊和工程報告。他甚至主動承擔了更多的數據整理工作,把自己埋在故紙堆裡,仿佛對外界的風暴一無所知。

那些原本對他敬畏有加的專家和研究生們,在得知了風聲後,态度再次變得微妙起來。他們開始有意無意地與顧建業保持距離,生怕被這場即将到來的風暴波及。

顧建業清楚地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但他毫不在意。

他知道,恐慌和憤怒毫無用處。在絕對的權力傾軋面前,任何情緒化的應對都是自取滅亡。他需要做的,是冷靜,是思考,是找到對方的破綻,以及準備好自己的底牌。

他表面上在整理地質資料,實際上,他的大腦卻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運轉。

他将自己前世所掌握的曆史知識,與今生所處的這個時間點進行精确的校準。

他清楚地知道,再過幾個月,曆史的車輪,将以一種不可阻擋之勢滾滾向前!

而眼前的這個所謂“聯合調查組”,他們看似來勢洶洶,但在曆史的大潮面前,不過是螳臂當車,注定要被碾得粉身碎骨!

想通了這一點,顧建業的心,便再無波瀾。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這場風暴徹底過去之前,保全自己,并為未來的反擊,做好充足的準備。

調查組的人,并沒有立刻來找他。

他們如同經驗豐富的獵人,在進駐省城後,先是約談了地質大隊、農機廠的相關領導,調閱了所有關于顧建業的檔案和紅旗溝的報告,試圖從外圍尋找突破口。

顧建業則利用這段寶貴的“空窗期”,做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他找到了周老,向他申請,希望能利用地質大隊的繪圖室和曬圖機,幫紅旗溝的“知青點改造工程”,出一套正式的、規範的建築施工藍圖。

他的理由無可挑剔:“調查組随時可能找我談話,我怕時間來不及。紅旗溝的工程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的問題而停滞。我把所有設計思路和技術要點都畫成标準圖紙,留下詳細的施工說明,就算我不在,李師傅他們也能按圖施工,把房子蓋起來。”

周老被他這種身處絕境、卻依舊心系集體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動,毫不猶豫地批準了他的請求。

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顧建業幾乎是以一種不眠不休的狀态,将自己關在了繪圖室裡。

在這裡,他第一次,真正将他那超越時代的建築知識,毫無保留地釋放了出來!

他沒有再用木炭和廢紙,而是用上了專業的繪圖鉛筆、丁字尺、鴨嘴筆和硫酸紙。

他畫的,不再是簡單的草圖,而是完全符合後世建築設計規範的标準施工圖!

總平面規劃圖:精确地标注了每一棟建築的定位、朝向、間距、日照分析,以及給排水管網和道路的走向。

建築單體施工圖:包括平面、立面、剖面圖。每一面牆的厚度,每一扇門窗的尺寸,每一個房間的功能布局,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結構施工圖:這才是真正的核心!他放棄了紅旗溝村民慣用的“大木作”經驗式做法,而是引入了現代的梁柱結構體系和桁架理論。他設計的屋頂桁架,用最少的木材,達到了最佳的承重效果和穩定性。他還為改良土坯牆和地基設計了科學的配比和圈梁構造,大大提高了建築的整體抗震性能。

設備施工圖:這是最颠覆性的部分!他詳細地繪制了改良火炕和“盤龍地暖”的煙道走向、尺寸、坡度,并精确計算了熱量分布和排煙效率。他還設計了一套利用院落高差和沼氣池原理的、初級的生态循環衛生系統!

當這一套厚達幾十頁、内容詳盡、圖面規範、設計理念領先了整個時代至少三十年的建築藍圖,最終呈現在周老和幾個地質大隊的老建築工程師面前時,所有人都被徹底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