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光陰走過了1993年,進入1994年1月1日,元旦。
喀斯特省首府黔陽市,天剛蒙蒙亮,寒氣刺骨,退休工人王建軍裹着厚厚的棉衣,搓着手、哈着白氣,像往常一樣溜溜哒哒地來到巷子口的報刊亭。
“老闆,新年好啊!”王建軍向熟悉的老闆打着招呼,老闆連忙回道:“王師傅也新年好,要什麼?”
“來份日報,再來兩個洋芋粑。”王建軍一邊說道,一邊給老闆遞過去幾毛零錢。
報刊亭老闆麻利地用一張廢紙從油鍋上的濾油網裡包了兩個熱乎的油炸洋芋粑,然後又從報攤上拿起一份清晨才送來、還帶着墨香的《喀斯特日報》,一起遞給了王建軍。
王建軍接了過來後,一邊啃着香噴噴的洋芋粑,一邊散步似的慢走開始準備看日報。
這時候的日報還不像後世那樣包羅萬象,啥都往上登,一期報紙能整十來頁。因此,王建軍這時候買的日報,這時總共也隻有a3紙那麼一大張、四頁(四版)。
如果完全攤開的話,頭版和等等,而是一整版的彩色圖片。
映入王建軍眼簾的,是一個設計精美得不像話的酒瓶。
乳白色的陶瓷瓶身,線條流暢的彎曲度,瓶身上浮雕着簡約大氣的雲紋,在燈光下似乎泛着溫潤如玉的光澤。
瓶蓋是金色的,還有兩條绶帶,顯得格外貴氣。
酒瓶穩穩地立在一個深紅色、燙着金色祥雲圖案的硬質禮盒旁,禮盒上是漂亮的“寶壇老窖”logo,禮盒另一邊還有一個手提袋,手提袋一看就是裝兩瓶酒的寬度,上面同樣是漂亮的“寶壇老窖”logo,以及下面的“全國統一零售價98元”的字樣。
還有禮盒和手提袋上顯眼的燙金大字廣告詞:【喝寶壇老窖,鑄輝煌人生!】
平時本身就愛好喝二兩的王建軍忍不住咂了咂嘴,自言自語道:“這酒瓶,這禮盒包裝,還有手提袋,真是漂亮。”
他活了大半輩子,國營商店、供銷社、附近的煙酒雜貨店裡那些方方正正、厚重笨拙的玻璃瓶、土陶罐酒他見多了,還是頭一回見這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酒瓶子。
“寶壇老窖?這名字沒聽說過,可能是新品牌。但這包裝,看起來比茅台、五糧液還上檔次。但才賣98元兩瓶,價格适中,估計要火啊!”他嘴裡嘀咕了幾句,然後才意猶未盡地咬了一口洋芋粑,再翻開第二、三版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