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1頁)

安溪蓉不滿地道:“呵呵,鐵飯碗?一個月幾十塊的鐵飯碗拿來幹什麼,吃土、喝西北風嗎?現在跟着陸董幹,雖然沒有了所謂的鐵飯碗身份,但陸董可沒虧待我們,一個月頂以前幾個月的工資,還要怎樣?而且,隻要幹得好,升職加薪都是很輕松的事情。現在公司正在高速發展,大量擴産擴容,招收新人,老員工升職很快的。我都馬上要被提拔為小組長了,到時候工資還能漲幾十塊,嘿嘿。”

莊月惠:“就你的觀察,陸家貴在收購原國營酒廠的過程中,有沒有侵吞國有資産的嫌疑?“

安溪蓉呵呵一笑,道:“人家陸董不僅從沿海請了專業的評估公司,還請各級政府審計部門進行了監督,廠房、地皮等等,都是算了錢的。如果是其他人收購國營酒廠,很多設備會被按廢鐵回收,但陸董都是按設備折舊計算的,可沒占國有資産一點兒便宜,甚至我們的下崗補貼,都是陸董給的。整個老酒廠負債198億,估值208億,陸董還給了政府1000萬的收購款,并承擔了所有債務。要是其他私人老闆來收購的話,我估計整個酒廠估值不會超過1億,還要政府自己負責債務和員工下崗補貼。”

莊月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看來陸董是真的沒占一點國有資産的便宜啊。”

安溪蓉道:“那是自然,陸董的所作所為,我們全縣人民都看在眼裡的,沒人不服氣。”

莊月惠以前接觸的資本家、大老闆,都有些暴發戶的氣質,各種跑關系、占便宜、官商勾結、以次充好,因此莊月惠對資本家印象一直不太好。

沒想到,從這幾個采訪來看,陸家貴在幹部職工眼中的形象是真的挺不錯,颠覆了她對資本家的印象。

或許,這一次能采訪到一個不同以往的大老闆和真正好的國企改制先進典型。

接着,莊月惠等人去了縣政府,采訪了縣令趙為民。

莊月惠問道:“趙縣令,你能談談寶壇老窖公司成立這一年來,對咱們寶壇縣的意義嗎?”

趙為民紅光滿面地細數道:

“那太多了,寶壇老窖公司對我們縣的意義非常重大,陸家貴董事長是我們全縣人民增收緻富的大功臣。”

“第一,他幫助縣政府解決了一個重大的曆史包袱。在縣政府手裡的時候,原國營酒廠是一個負債近兩億、靠貸款發生活費維持的爛攤子。陸董收購老酒廠後,改名為寶壇老窖公司,讓其起死回生,産銷兩旺,變成了下金丹的母雞,上千名幹部職工重新就業,生活有保障,家庭有希望。”

“第二,貢獻了巨額稅收,僅僅今年上半年,寶壇老窖公司就上繳收稅超過3000萬。這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我們去年的财政收入也才1000多萬,全靠上級給貧困縣的補貼才撐過來的。而現在,我們不僅用不着上級财政補貼,還能有盈餘,可以做很多事了。”

“第三,寶壇老窖公司的興旺,盤活了縣域經濟,帶動了高粱、玉米種植,還有上下遊的玻璃、包裝、運輸、餐飲、零售等等,整個縣域經濟都活躍起來了。老百姓增收渠道多了,消費能力強了,市面上都繁榮了。就像你們來時看到的那樣,路在修,工資能按時發放,欠款都換上了,這些都是老窖公司帶來的實在變化。”

“最後還有一點,寶壇老窖的名字,就帶着寶壇縣的縣名,給我們打響了名氣。現在,全國都知道寶壇老窖,也都知道了寶壇縣,招商引資的環境都變好了。現在我們給外省商人一提寶壇縣,别人都知道是生産寶壇老窖的那個地方,談起來都容易了許多。”

最後,趙為民總結道:“可以說,沒有陸董收購老酒廠,就沒有寶壇老窖的成功,也沒有寶壇縣今天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蒸蒸日上的新局面。我們對陸董,對寶壇老窖公司,都充滿了感激和信心,縣政府是一定會全力以赴,為寶壇老窖公司做好服務,幫助他們做大做強,真正将寶壇老窖經營成一款名滿全國的知名品牌和名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