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1頁)

聽說李光南從聯想辭職,并帶走了一批核心工程師和技術員後,不少電腦行業的競争對手頓時打聽起了李光南,想要把這批人才招緻麾下。

結果還沒等他們找到李光南的人,就從鵬城傳來消息,說李光南這批人加盟了一家名叫神舟電腦的公司。

聽說,這個公司根本就是個代理批發商、二道販子,會搞毛線的技術研發?

李光南腦袋被門夾了嗎?

難道他受到的刺激太大,要轉行去賣電腦,先賺錢、後再搞研發?

就在許多老闆仍然不死心,想要親自去鵬城說服李光南從神舟電腦辭職、加盟他們公司的時候,一則石破天驚的消息傳了出來。

神舟電腦背後的陸氏投資集團将神舟電腦的注冊資金增資到了1個億,實打實的繳了一個億,用于神舟電腦的快速擴張。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那個小小的神舟電腦背後,站着的是陸氏投資集團董事長、全國第四富豪、喀斯特省議會副主席陸家貴。

這一下大家就隻能歇火了。

雖然他們的集團總資産或許比陸家貴更高,但論個人财富,沒誰能在陸家貴面前相提并論。更關鍵的是,陸家貴的政治身份,讓他們難以在背後搞小動作,很難從不差錢的陸家貴手上挖人。

最後也隻能算了,默默祈禱陸家貴不要在李光南的幫助下搞出太好的産品,和他們搶市場、搶客戶。

一個億的資金到位後,手握巨資的吳水師在陸家貴的提醒下,在李光南的參謀下,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他沒有再選擇租賃現成的辦公樓,而是直接購買地皮,自建辦公樓和廠房。

得益于鵬城此時為招商引資開出的超低價格工業用地(核心區以外僅幾萬元一畝),神舟電腦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拿下了數百畝的工業用地,用于建自己的辦公樓、實驗室、廠房、員工宿舍等等。

雖然陸家貴對炒地皮炒房子不感興趣,但現在用白菜價買下未來必然會升值的土地自建大本營,不用擔心房東漲價、趕人,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他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設計圖在加班加點地繪制,建築公司的招标也在緊密鑼鼓地進行。

很快,在那片屬于神舟電腦的工業用地上,打樁機發出了沉悶有力的轟鳴,标志着神舟電腦公司,這個承載着陸家貴“互聯網科技帝國”夢想的硬件基石,終于開始了他真正意義上的破土動工。

飛揚的塵土中,似乎已經能看到未來一座科技巨無霸公司的誕生。

神舟電腦廠區還在建設的時候,李光南也沒閑着,接收了原有的技術團隊,和新加盟的一些專家、教授、大學生後,開始在原有辦公區簡陋條件下組裝神舟電腦的第一款品牌機。

像鼠标墊、機箱這些簡單配件,神舟電腦選擇了下訂單給代工廠訂制,打上神舟電腦的logo就行了,起到一個宣傳作用。

其他稍微複雜一點的配件,則都進行采購,然後選擇各種組合,進行裝配,看哪種組合最合适。

這時候,陸家貴也終于告訴了吳水師、李光南,自己如何推廣神舟電腦的商業計劃。

在第一款組裝機的選擇上,陸家貴要求一定要性能足夠好、性價比高、兼容性好、穩定,到時候他會在全國主要城市自己租門面,統一開神舟網吧+專賣店+技術售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