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1頁)

再結合前世的部分記憶,他猛然驚醒,史玉柱就是因為各方推波助瀾加上他自己的面子心作祟,要強行建華國程運都給大家發了一支,吸了兩口煙後穩了穩心神,對周明易道:“老周,謝謝你,提醒得很及時,是我沖動了。”

然後,陸家貴再看向其他人:“這樣,根據周總裁的提醒和建議,我認為,集團總部大廈還是要建的,但我們就不要和任何人攀比了,就按我們現有的收入和現金流進行設計建造,大家覺得如何?”

衆人紛紛點頭叫好,并且說總部大廈分期付款建設的話,剩餘的錢還能支持各個子公司繼續擴張,這才是良性發展之路,而不是強行上馬一個超高大廈項目,把所有資金都抽完了,像史玉柱那樣反而把自己賺錢的腦黃金拖死了。

大家又讨論了一會兒,周明易還提到了史玉柱跟陸家貴是一樣的性格,都不願意向銀行貸款,隻想用自有資金搞巨人大廈的建設。

結果等他現在流動資金陷入困境了,再想貸款繼續建巨人大廈時,各家銀行卻因怕他還不起而不敢貸款給他了。

沒有一家銀行敢貸一分錢給史玉柱。

因此,周明易建議,陸氏集團如果同時上馬總部大廈建設項目、神舟電腦二期工程、寶壇老窖山東分廠計劃、通達物流開設各省分公司的話,即使以寶壇老窖和腦白金的吸金能力,也是很危險的,因此必須趁現在現金流還很富餘、在銀行那裡信譽很良好的情況下,趁機貸點款出來搞建設和擴張,将集團現金流一直保持在安全線以上。

不要等自己缺資金了,再去找銀行貸款,那銀行反而不會搭理人。

銀行最擅長的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越是有錢人,越是現金流富裕的企業,銀行越喜歡給他們貸款;越是窮人,越是經營困難急需資金的企業,他們反而不貸。

因為怕收不回貸款變成爛賬嘛,那銀行貸款出去的人是要負責的。

跟紅踩白,人之常情,銀行也是一樣。

根據周明易的經驗和查看各種财經雜志得來的數據,負債比例在集團總資産60以下,都是比較健康的,40以下就是非常健康。

如果陸家貴實在怕危險,或者不願意讓銀行賺自己太多的利息,那将負債比例控制在30或20以下就可以了。

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比例,還能借銀行的錢發展自己的事業,賺更多的利潤,不用像史玉柱那樣頑固,非得等火燒眉毛了才去找銀行,那銀行搭理他才怪。

借助史玉柱的實例,陸家貴從善如流地接受了周明易的批評,或者叫善意的提醒和建議,同意适當的時候可以進行貸款擴張。

但他也給總部和各子公司設置了紅線,陸氏集團及旗下各個子公司,負債率絕不能超過資産規模的30,最好維持在20左右。

一旦超過30的内部紅線,他就要問責的。

周明易用自己的财務專業性展示了自己的價值,也讓大家認可了他的能力,不再将他僅僅視作跟随陸家貴打天下而坐享其成的吉祥物。

「第二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