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頁)

吃完中午飯李林繼續分析數據,決定先把糧價漲到3毛,先收“張翠式”家的糧食。

兩種收購模式擺在面前,一是讓小販彭開軍去李家村收,優點是方便省事,缺點是必須給他利潤。

給李村人定價3毛,必須給彭開軍定價3毛2分,不讓人家賺錢人家肯定不給你白幹。

第二種模式是踢開老彭直接去村裡收購,優點是可以節省2分錢,弊端大到李林有點承受不住。

李林沒有三四輪拖拉機,從村裡到倉庫有10裡路,靠家裡的老黃牛拉闆車是開玩笑。

麥個農用三輪車萬5千多人民币,四輪拖拉機需要1萬多人民币,李林舍不得買。

更大的弊端來自于人心,國慶漲價後賣糧的李村人痛失幾千塊,自怨自艾的同時肯定會遷怒當初收購他們糧食的李林。

遷怒的方式可能是到處敗壞李林的名聲,可能是處處給李林穿小鞋,甚至堵李林的家門搞事。

李林不怕他們搞事,卻擔心父母受牽連,父母是老實巴交的性格,李家又是人丁單薄的外來戶,如果李林離家父母肯定吃虧。

将來李林肯定會離開新手村,蘭縣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搞完糧食李林會去商機更大的城市搞錢,譬如豫省的省會鄭城。

董彪小聲說:“二哥,你還好吧?”

李林回過神問董彪:“怎麼啦?”

董彪說:“我見一直發呆就過來看看。”

李林見倉庫裡沒人,問道:“弟兄們呢?”

董彪說:“東邊的院牆塌了一段,蓋廁所還剩點磚頭,小西帶着弟兄們去修院牆了,我在這守倉庫。”

李林點點頭,“去把段磊叫過來,讓他跟我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