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1頁)

這兩個人一個是斜對門育才書店的老闆馬青山,一個隔壁博士書的店老闆龔文博。

同行喜歡關注同行,清華書店轉讓的消息早就在書店街傳開,這幾天李林是被大家談論的對象。

首先李林的桑塔納太紮眼,現在能花20多萬買車的人是鳳毛麟角,能用66666車牌号的更是麟角中的麟角。

豫b是汴京的車牌号,于是李林在他們眼裡成了過江的猛龍。

昨天下午清華書店來了一大車書籍,再次引起同行們的關注,馬老闆和龔老闆閑來無事就來串個門。

李林覺得同行之間是相愛相殺的關系,既是你死我活的競争對手,又是緊密合作的生意夥伴,互通有無才能共同發财。

保镖楚飛先評估兩位老闆的危險度,然後從茶櫃裡拿三個白瓷茶杯,泡三杯極品毛尖茶招待他們。

三人先簡單的介紹自己,龔老闆笑着說:“李老闆天天窩在店裡不出門,也不跟出去跟大家夥兒聊聊天?”

李林說:“很抱歉,這段時間比較忙,過段時間我安排大家坐坐,大家互相認識一下。”

馬老闆看看店裡的布局,發現并沒有太大的改變,試探着問:“李老闆打算主營什麼書籍?”

李林如實回答:“暫時隻做工具書,譬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牛津英漢詞典等等。”

馬老闆說:“我感覺有點單一,俗話說不怕賣不完就怕貨不全,貨的種類越多生意越好做。”

“馬老闆說的對!”李林讓楚飛拿過來兩本新華和兩本現漢,說:“不過我是搞批發的,開店隻是為了有個落腳點,請兩位老闆看看貨吧。”

兩位老闆是業内人士,從紙張質量、印刷質量和整體做工三個方面評估,很快都在心裡認可了書籍的質量,都認為李林的貨是極品。

同時他們也發現了這是高仿書,書的仿真度非常逼真,外行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他們也明白李林是想讓他們當分銷商,将手裡的貨批發給他們,有錢大家賺。

龔老闆覺得可以合作,現代漢語詞典在新華書店裡賣55元,如果能從李林手裡用10塊錢以内的價位拿貨,利潤空間還是挺大的。

馬老闆也有類似的想法,現在的窮人很多,學生家長不會考慮你的書是不是真品,他們隻看重價格和實惠。

兩位老闆把書放下不動聲色,李林先發制人:“兩位大哥覺得成色如何?我的貨能值多少錢?”

馬青山反問:“李老闆的批發價是多少?”

李林說:“新華字典每本1元,現代漢語詞典每本20元,童叟無欺,量大從優。”

兩位老闆依舊不動聲色,李林掏出紅塔山敬煙,三人在書店裡吞雲吐霧。

馬老闆勉強能接受這個價位,真品的批發價是45元,有顧客問價時他最多報價50元,每本書隻有5塊錢的利潤。

如果報價超過50元顧客會去新華書店買55元的,因為顧客不相信小書店裡的是正版,甯願多花5塊錢也想買個放心。

隻有比新華書店便宜至少10塊錢,客戶才不會去考慮狗屁的正版和盜版。

類似于普通人戴個幾十萬的名牌手表會被認為是高仿,身家百萬的大老闆戴個高仿會被認為是真品。

龔老闆說:“每本15元中不中,如果中的話我先拿走五本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