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1頁)

謝家三個兒子,謝大成身強體壯,在家裡照看爹娘,耕種家裡的幾畝田地。

謝大立手工活靈巧,跟着鎮上的李木匠學習木工活,已經學了近四年,就快要出師了。

謝大業倒是沒有什麼固定的活計,不過他腦子靈活,學什麼都快,還會舉一反三。

整日在鎮上跑零工,哪個掙錢他就搞哪個,反倒是謝家每月賺銀錢最多的那一個。

原本謝家有這三個有出息的兒子,日子該過得很滋潤。

奈何之前家裡的東西,都被原來的謝靈靈給揮霍糟踐了,一家人這才生活苦巴巴。

聽到謝大成的詢問,謝大業不由苦笑,聲音有些虛弱地講起了腿被打斷的原委。

原來謝大業近兩天都在鎮西邊的碼頭幫着看守貨物。

謝靈靈他們家所在的這個村,名為青石村,和附近幾個村子一起,都在沙河鎮的管轄之下。

沙河鎮顧名思義,就是因為鎮西邊有一條沙河,南北的貨船有一半都要從沙河上過。

而沙河鎮也因此修建了碼頭,被來往的船舶帶動了經濟發展。

碼頭這邊天天都有貨船經過,裝貨卸貨也是常有的。

有的商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會把貨暫時存放在碼頭附近的倉庫,這就需要有人看管。

謝大業這些天幹的就是看管貨物的活,日夜都守在倉庫裡,一天能得五十文錢。

這已經是很高的酬勞了,那些在碼頭搬運貨物的苦大力,累死累活幹一天也才三十文錢。

謝大業頭腦靈活,他發現碼頭這邊搬運貨物的勞力都是零散的,沒有組織。

便生出了把這些勞力招攬到一起的心思。

謝大業作為領導者,可以帶着勞力們進行團隊合作。

跟貨船上的商人談價格,搬運貨物和看守貨物一條龍。

商人既省事,勞力們還能多賺錢少挨累。

謝大業這樣想着,便也這樣做了。

頭兩天确實效果甚好,因為謝大業帶領的團隊,從把貨物搬下船到看守,再到将新的貨物搬上船這整個流程都包攬了。

商人們省了不少功夫,也樂得多給一些酬勞。

這樣平均算下來,每個勞力一天能多賺個五到十文錢。

謝大業作為領頭人,粗略算下來,一天也能賺個二三百文。

這是個很有前景的生意,可沒成想,這事叫鎮裡的一個潑皮聽說了。

潑皮觊觎謝大業這個賺錢的活計,竟然帶了一夥兒的地痞無賴跑到碼頭鬧事。

還險些将商人的貨物給打翻進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