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窪的父老鄉親們可不知道,年底時候,安徽就會有人壯着膽子瓜分集體土地,然後得到了一個大豐收,徹底實現溫飽。
老鐘叔也扔下吳家打好的廂房地基,帶着吳大勇和各個小隊長,在田間地頭穿梭,忙個不停。
去年秋天留下的苞米茬子要刨出來,敲去土塊,晾曬幹了做柴火。
早早就送到田裡的糞堆要漚肥,要揚撒開。
每一塊地都要重新翻一遍,起壟,等着天氣再暖和一些,就開始刨坑點籽!
各家老爺們兒累的甩開厚重的棉襖,扛着鎬頭耙子,個一夥兒湊一起,幹的熱火朝天。
一家人吃飽的希望,都需要他們用汗水澆灌,一點兒不能作假。
土地是最老實本分,你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
無論哪一個環節偷了懶,秋天的收獲也會偷懶!
吳桂花騎着三輪車從縣城回來,被一群負責燒荒的大娘嬸子們攔在了土路邊。
今天吹的風向不對,大娘嬸子們吹了一臉黑灰,各個好像在閻王殿做臨時工一樣。
“桂花,桂花!你回來了,這是在哪裡又買了這麼多東西啊?”
“就是,這要花不少錢吧?”
“怎麼買了這麼多家夥事兒,家裡做飯用不了吧?”
吳桂花扯下頭巾子,抹一把腦門兒的汗珠子,又翻出車廂底下的筐子。
“我在城裡單位接了點兒活,幫忙蒸饅頭和包子。家裡的家夥事兒不湊手,今天就簡單買幾樣。”
說着,她打開筐子,露出裡面的毛巾、手套和肥皂香皂。
“昨晚,誰跟我換東西了?趕緊分一分,我還有事忙呢!”
“哎呀,真換回來了!”
“别搶,那是我的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