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衛國主動幫忙找了泥瓦工,又從後勤那邊讨要了二百塊舊磚頭,直接在廚房砌起了兩個大竈台,一個小竈台。
吳桂花早就翻過空間的存貨了,再次感謝濱市的黑老大慷慨贊助,兩口大鍋一口小鍋迅速上崗,都不用浪費工業卷去買了。
通風一天,安好操作案闆,再擺好食堂淘汰下來的桌椅,吳記包子鋪沒挂牌子,沒放鞭炮,就這麼開業了。
吳桂花同周嬸子商量了一下,以後安排她長期守鋪子,工資再給漲五塊。
每天早晨,吳桂花和拴住兒從村裡過來,帶着調好的包子餡兒,發面在店裡,蒸好包子和饅頭之後,再送到各個單位。
下午時候,店裡剩下的包子就批發和零賣,賣完關門。
吳桂花還要回去給拉練隊伍準備晚飯和早飯,拴柱兒繼續采買和換野菜。
這樣,家裡那邊,鐘嬸子和冬梅隻用準備食材,幫忙打掃衛生,一老一孕婦也能稍微清閑一些。
包子鋪足夠低調,但沒兩天,縣城裡很多人都知道了。再不用托各個單位的人捎帶包子,隻要找到電機廠後門,就能坐在店裡吃到熱騰騰的包子。
而且包子鋪隻要錢,不用給糧票肉票,實在太方便了。
就是唐主任都受不了香味誘惑,常過來轉轉,“幫忙”嘗嘗新餡料的包子。
于是,他在批發包子的回城知青裡,看到了副廠長的表侄女
又過了幾天,吳桂花經不住大夥兒的“懇求”,在店裡又添了一鍋金燦燦的苞米面粥,五分錢一碗,搭配上免費的芥菜疙瘩絲,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又過了幾天,徐良要招待對象的姐姐和姐夫吃飯,國營飯店關門了,就找到了包子鋪。
“碰巧”吳桂花這一天沒有早早回村,于是親自下廚炒了幾個菜,幫徐良招待未來大姨子和連襟。
電機廠下班的工人們被香味吸引,湊到店裡問了幾句,被盛情邀請,吃了一碗肉沫豆腐蓋飯。
自那之後,工人們要招待朋友,也會到店裡要求吃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