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且慢,哀家這還有些折子上的事務不太明晰,不知千歲可願再多花些功夫指點哀家一二?”
崔漱音命人拿來一疊的折子,那些折子上的内容各有不同,但全部總結下來,不外乎一個關鍵。
那則是。
官職舉薦,官員調動。
倒還真是有趣。
新帝登基不久,這些餘黨的爪牙就又伸到朝堂之上,叫嚣着要将自己的人塞入朝堂,以示給她這太後一個下馬威嗎?!
“千歲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晏九霄沉默的翻看折子,那修長且骨節分明的大手在折子上輕輕摩挲,眼神宛若一攤深海死水,不見一絲波瀾,反倒有些深沉。
“太後娘娘如今垂簾聽政,有些事情,合該娘娘親自決斷才是。”
晏九霄擡眸,半含着試探的複雜神色落在崔漱音身上,崔漱音微擡着下巴,蓦地,勾唇笑了出來。
“我以為,有些事情千歲大人會幫哀家呢。”
崔漱音這話帶着濃濃的試探,如今朝野上下暗潮湧動,崔漱音拿不準這位九千歲的心思,那便以此招試探。
若是晏九霄大膽讓她處理此事,那便佐證九千歲如今還和自己一心。
若是九千歲介入此事,那怕是生了異心,崔漱音不得不防。
忽地,崔漱音笑了出來,眸中笑顔淡淡,撞在了晏九霄的瞳孔,讓他視線猛地一縮,竟是毫無征兆的避開了崔漱音遞過來的視線。
晏九霄這幅樣子落在了崔漱音眼中,她眯了眯眼,不動聲色的打量着九千歲驚變的面容。
“太後娘娘可有決斷?”
“正是不知百官調動一事,特想請教千歲大人,不知千歲大人可否提點?”
如今朝中衆人皆在蠢蠢欲動,新帝年幼,多少人妄圖把握朝綱,以官員介入,便是個很好的借口。
此事若是處理不好,彈劾的折子必定滿天飛,若是有好事之人在世家中傳出謠言,她這“妖後”怕是要被逼着處理了。
前有豺狼,後有虎豹,當真是個不讨好的差事呢。
這新帝倒是有幾分腦子,将如此的燙手山芋丢給了自己。
“娘娘心中自由裁決,不是嗎?”
見崔漱音沉默下來,晏九霄将折子放下,手指輕輕扣了扣折子,似是在提醒着什麼。
“以萬官為引,納新臣入朝,寒門布衣學子有出頭之日,下手若快,也能避免文武百官對其拉攏。”
薄唇輕啟,崔漱音說出了心中想法。
晏九霄皓腕的袖封擦過胸襟的銀色配飾,發出悅耳的“叮當”聲,配合着他伸手輕叩,倒顯得悅耳了許多。
“娘娘果敢大膽,此事當真走了一步好棋。”
晏九霄毫不吝啬的誇獎,崔漱音掩了眼底的情緒,正要開口,晏九霄卻突然湊近,從崔漱音手中奪走了她的杯子,“娘娘如此聰慧,怎會忘得往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