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1頁)

小洋樓的生活,是江辰前世今生都未曾體驗過的舒适與惬意。

清晨在鳥鳴中醒來,陳雪茹親手準備的香甜早餐,出門有研究所的通勤車,工作在國家最核心的單位,研究着最前沿的軍工技術。

晚上回到家,又能和陳雪茹一起探讨商業發展,或者享受她精心烹制的晚餐。

這一切都如夢似幻,卻又真切地握在他手中。

在研究所,江辰的新材料項目進展順利,他提出的創新思路屢次得到驗證,讓他在技術圈聲名鵲起。

趙工逢人便誇江辰是“百年難遇的天才”,李衛民更是将他視為重點培養對象,經常帶着他參加一些重要的内部會議,提前接觸更高層面的決策與信息。

他的副主任工程師職位,在短短時間内,已經有了實權和話語權。

而陳雪茹的綢緞莊,在江辰的指點下,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她大膽引進了江辰建議的幾何圖案和明快色彩布料,又通過江辰對市場趨勢的預判,提前囤積了一些緊俏的進口貨源,使得綢緞莊的利潤節節攀升。

她甚至開始悄悄籌備江辰提到的“食品加工廠”項目,派遣心腹外出考察原料和選址,布局着更大的商業版圖。

兩人在事業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中相濡以沫,感情甜蜜而穩定。

然而,在南鑼鼓巷九十五号的四合院裡,氣氛卻與小洋樓的溫馨截然相反,死氣沉沉,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自從江辰帶着驚人的消息離開後,院裡人對他的恐懼與日俱增。

特别是易中海,他心中的悔恨與恐懼如同毒草般瘋長,讓他寝食難安。

他曾是院裡說一不二的“一大爺”,靠着僞善和道德綁架掌控着一切。

如今,江辰的崛起,猶如一面照妖鏡,将他的虛僞與自私暴露無遺。

他那所謂的“德高望重”在江辰的輝煌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軋鋼廠裡,易中海也感受到了變化。

以前的工友和領導看他眼神中帶着一絲憐憫,仿佛他做了什麼天大的錯事。

他知道,江辰的事迹,肯定已經在廠裡傳開了,他這位“八級鉗工”和“一大爺”的臉面,已經徹底丢盡了。

賈家人更是惶恐終日。

秦淮茹日夜以淚洗面,悔不當初,她想盡辦法讨好傻柱,卻始終無法擺脫貧困的泥沼。

賈張氏則變得瘋瘋癫癫,嘴裡罵罵咧咧,時不時發作,把家裡鬧得雞犬不甯。

賈東旭更是心事重重,他知道江辰一旦真的報複起來,他們一家肯定首當其沖。

這天下午,易中海坐在中院的葡萄架下,用力地抽着旱煙,眉頭緊鎖。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和絕望。

他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威望,一朝盡喪。